衛青,以一個非婚生子的身份,構建了漢武帝時代最大的一個外戚集團。
雖然他一生謹小慎微,從不居功自傲,成功的安享晚年,平安謝世。
但是,他的家族依然難逃漢武帝的清洗。
只不過,這個家族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漢武帝並沒能誅滅他整個家族,此後又歷經3個皇帝, 直到漢宣帝(漢武帝曾孫)時代,才將這個最大的外戚集團徹底剷除。
這個外戚集團到底有多牛,我們來看看裡面的核心人物。
所謂「外戚」,就是皇后的娘家人,那麼,首先衛家必須要有一個人當上皇后,然後才能有外戚的誕生,這個皇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衛子夫」。
衛子夫,出身非常的低微,僅僅是平陽侯府的一名歌女,她的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女僕,與一名衛姓男子生下了三個女兒,分別是 衛君儒, 衛少兒, 衛子夫,又與鄭季生下 衛青。
這三女一男,就構成了日後整個衛家外戚集團的基石。
衛子夫
有一天,漢武帝去霸上祭拜先祖,在回來的路上順便去了一趟姐姐平陽公主家中。皇帝要來了,那自然是盛情接待。
在酒席中,漢武帝表現的悶悶不樂,這中間的心思,平陽公主是非常清楚的,漢武帝和自己的表妹陳阿嬌結婚後多年都沒有子嗣,平陽公主就決定給漢武帝送個美女,說不定能給皇帝生下兒女。
于是,平陽公主就讓手下的歌女們盛裝出席,一個個妖嬈嫵媚,可惜,漢武帝一個也看不上, 等到衛子夫出來跳舞的時候,漢武帝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平陽公主也是個有眼力勁兒的人,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趕緊讓衛子夫去伺候漢武帝更衣,就在更衣室裡,倆人發生了關係。
漢武帝回宮後,平陽公主就把衛子夫給送進了皇宮。
也該著衛子夫發達,跟了漢武帝以後,連著生了三女一男,那個生不出孩子的陳阿嬌也被漢武帝給廢除了,在主父偃的建議下,漢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后,立衛子夫所生的兒子劉據為太子,並大赦天下。
衛子夫的一步登天,是整個衛家外戚發達的開始。
衛青
衛青,是衛子夫同母異父的弟弟。
衛青的生父叫鄭季,有一次到平陽侯府去辦事,認識了衛媼,倆人就發生了關係,生下了衛青。
衛媼就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女僕,養不起那麼多孩子,就把衛青給鄭季送了回去,對于這樣一個「野種」,鄭家人自然是冷眼相待,稍微大一點後,衛青就開始出去放羊,日子過得非常苦,沒辦法,他又逃回了平陽侯府。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 衛媼不捨得衛青再回去受苦,就在平陽侯府裡給他謀了個差事,讓他在府內給平陽公主牽馬,有時候也要當平陽公主的「人肉上馬石」。
此時,他的姐姐衛子夫,已經在皇宮內上演宮鬥大戲。
因為自己接二連三的給漢武帝生下孩子,她成了皇后陳阿嬌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有漢武帝罩著,她們不能把衛子夫怎麼樣,于是,她們撿軟柿子捏,找人把衛青給綁架了起來,以此來要脅衛子夫。
幸虧,衛青有一個好朋友叫公孫敖,帶領1000士兵去過把衛青給救了下來。
漢武帝聽說後怒了:「你不喜歡衛家,我偏要重用衛家」,他任命衛青為建章監,侍中,並連續數日賞賜,多達千金。
西元前129年,匈奴兵犯上谷,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從上穀出兵,同時,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
4路將領,唯獨衛青大獲全勝,俘虜匈奴700人。
這一戰後, 衛青被封為關內侯,從此平步青雲,7次帶兵出兵匈奴,官至大司馬大將軍,食邑17600戶,成為漢武帝最為倚重的軍事將領。
霍去病
衛少兒,是衛子夫的姐姐,她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女人,卻有一個名震千古的好兒子霍去病。
和衛子夫一樣,衛少兒從小也是在平陽侯府長大,在府內當個小丫鬟。
有一次,縣裡的一個小辦事員霍仲孺奉命到平陽侯府裡辦事,倆人搭了上, 有了一夜的魚水之歡,沒想到,就這一次爽快,就懷上了一個孩子,霍去病。
事兒辦完了,霍仲孺也拍拍屁股走人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和衛少兒聯繫過。
他回到老家又娶妻生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他的兒子,叫霍光。
請記住這個人,他雖然不是衛家的直系親屬,但是,卻是衛家外戚集團的一個重要成員, 甚至是從衛家集團又發展出了一個霍家外戚集團。
因為是非婚生子,衛少兒沒辦法在府內養活這個孩子,于是就讓弟弟衛青代為撫養。
可能有相同的出身吧,衛青對這個小外甥格外的有感情, 雖然是舅舅,但是和霍去病之間如同父子。
18歲,霍去病第一次帶兵出征匈奴,就大獲全勝,俘虜了2280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國,高官,還有匈奴單于的爺爺, 漢武帝親自封他為「冠軍侯」。
19歲,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再次帶兵出征匈奴,誅滅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殲滅其精銳,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全部被俘,共計俘虜8960人。
在回來的路上,霍去病第一次和自己的親爸爸霍仲孺見了面,霍去病給他買了大量的田產和房產,但是卻沒有任何話說,生下自己19年都沒有管過,讓霍去病和他說什麼?
不過, 霍去病還是很仗義,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給帶了回去,幫他謀了個官職。
此後,霍去病多次出擊匈奴,每次都是大獲全勝,從無敗績,也讓漢武帝對他愈發的喜歡,漢武帝封他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和衛青的地位相當,就這樣, 大漢天下的兵馬,都在衛青,霍去病這一對甥舅手裡掌握了。
不過,天妒英才,霍去病在最後一次出征匈奴的過程中,不幸身亡,年僅23歲,他是衛家外戚集團第一個離世的人。
公孫賀/公孫敬聲
衛君儒,衛子夫的姐姐,同樣是平平無奇的一個女人,平陽侯府的丫鬟。
當年因為皇后陳阿嬌綁架衛青未遂,漢武帝震怒,不但提拔了衛青,還把衛青的姐姐衛君儒嫁給了太僕公孫賀,倆人生下一個兒子叫公孫敬聲。
就是這公孫父子倆,得罪了漢武帝,引火焚身,最終把整個衛家代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漢武帝是個強人,千古一帝,但是,他依然擔心外戚專權,而且,衛家,也確實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
不過,衛青太會做人, 方方面面處理的滴水不漏,對上,他恭恭敬敬,從不居功自傲,漢武帝對他的賞賜,他第一反應就是謝絕。對下,他體恤士兵,口碑極好,連誣陷的他的人都沒有。
因此,漢武帝是抓不到衛青的任何把柄。
另外,衛青也很聰明,平陽公主先後兩次沒了丈夫, 衛青及時的抓住機會,把平陽公主給娶了回去,給自己加了一層強有力的保護罩。
這樣,漢武帝娶衛青的姐姐,衛青娶漢武帝的姐姐,雙方互為姐夫和小舅子,親上加親,漢武帝怎麼也得給姐姐幾分面子。
不過,漢武帝也並非完全放任不管,動不了衛青,他就拿衛青的兒子下手。
衛青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衛伉、次子衛不疑、三子衛登。
有一年,衛青打了勝仗,漢武帝非常高興,一下子把衛青的三個兒子全部封了侯,這可是違反當年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的,白馬之盟,除了規定非劉姓不封王外,還有一條規定,那就是非有軍功不得封侯。
當時衛青風頭正盛,漢武帝是極力拉攏,衛青推辭了數次,漢武帝都不准,最後只能接受,當時三個人都是小屁孩,最小的衛登還不到1歲。
西元前116年, 衛伉因「矯制不害」的罪名,被免去了侯爵,所謂「矯制不害」,就是假傳聖旨,但是沒有造成什麼危害,屬于未遂罪,所以,僅僅是免去了爵位。
衛青離世後,衛伉繼承了「長平侯」的爵位,沒過幾天,就因「無符籍妄入宮」最被奪去了爵位,很明顯,漢武帝就是在針對衛家。
衛不疑和衛登,兩兄弟,是因為「坐酎金」罪,被免去了爵位,當時,倆人也僅僅12歲,尚未成年,可以說是啥事也不懂,這個爵位從天上來,又莫名其妙的飛走。
所謂「酎金」,就是供奉給皇帝的金子,純度不夠,不是99.99的,因此,被皇帝給治罪了。
衛青的三個兒子,在衛氏家族裡都是小人物,漢武帝為什麼要針對他們?其實,這就是漢武帝的一種態度,要時刻打壓外戚,不能讓他們翹尾巴。
在外戚專權這方面,大漢朝是有慘痛的教訓的。
當年劉邦建立大漢的時候,呂后家族是出了大力的,劉邦死後,呂后專權長達15年。她背棄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大肆分封呂氏家族為王,先後立了兩個小皇帝當傀儡。
呂后離世後,開國老臣陳平和周勃展開「誅呂行動」,才徹底清除了呂家的勢力,
到了漢文帝時代,又出來一個竇皇后,雖然沒有達到專權的地步,但是,她經歷三朝,先後成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對大漢朝的影響力還是很深的,漢武帝繼位初年,推行的新政,很多都被這位祖奶奶給否決了。
因此,漢武帝雖然重用衛家,但是,也是時刻提防衛家,因為有衛青的存在,他不敢有大的動作, 直到衛青離世後,才被漢武帝抓住一個機會,對衛家進行了一次大清洗。
這次清洗,對于衛家,是毀滅式的打擊。
衛青離世後,整個衛家集團就剩下兩個核心勢力了。
在朝廷上,有公孫賀,此時已經升職為丞相,位列三公之一,他的兒子公孫敬聲接替了他的太撲之職位。
從血緣關係上論,他算是漢武帝的姐夫。
在皇宮內。有衛子夫和太子劉據,此時衛子夫已經過了年輕貌美的年紀,容顏開始衰老,漢武帝已經移情到王夫人,鉤弋夫人等年輕女子身上,不過,衛子夫依然是中宮之主。
公孫敬聲這個人,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仗著自己的親姨媽是皇后,任性妄為,擅自挪用軍餉1900萬兩,事發後被捕入獄。
為了營救自己的兒子,公孫賀是想盡了辦法,恰好這個時候出現一個「陽陵大俠」朱世安,不知道幹了什麼事情,搞的漢武帝焦頭爛額,居然親自下令捉拿。
這個朱世安的身份,也是一個謎, 他不僅能夠讓皇帝親自下令捉拿,而且還引發了漢武帝時代影響力最大的「巫蠱之禍」,直接導致了衛家集團的覆滅,此人的背後,絕對有著一股不小的勢力。
聽說漢武帝捉拿朱世安,公孫賀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對漢武帝說:「皇上,如果臣能夠捉到朱世安,可否一命換一命,饒了我的兒子」,漢武帝居然還真就同意了。
隨後,公孫賀就發動了自己所有的關係網,終于把朱世安給捉拿歸案。
朱世安進大牢了,公孫敬聲出大牢了,在出去的時候,公孫敬聲看了一眼朱世安,驕傲的揚起了頭:「切,你個倒楣蛋,本少爺是誰啊,當今皇后的外甥,丞相的兒子,我能有那麼容易歿嗎?你就乖乖的在這裡替我受罪吧」。
朱世安也不生氣,臉上甚至露出了笑容:「別得意,你馬上就要倒楣了,不只是你,是你們整個衛家要倒楣了」。
公孫敬聲怎麼可能相信他,一個草寇大盜而已,不過是放放狠話而已,他能掀起什麼大浪。
可惜,公孫敬聲想錯了, 這個朱世安不但掀起了大浪,而且,這個大浪一下子把整個衛家的大船給打翻在歷史的大海之中。
就在大牢之中,朱世安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上面揭發了公孫敬聲和漢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交,還用巫蠱之術,在漢武帝的必經之路放上小木人,詛咒漢武帝。
一個草寇,居然能直達天聽,給漢武帝寫信,你說背後沒有高人佈局,我是萬萬不信的。
漢武帝看到後震怒:「好啊,你們這是盼著我早駕崩呢,我駕崩了,是不是太子就可以繼位了,你們衛家就可以無法無天了」。
于是, 漢武帝下令,將公孫賀父子,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青長子衛伉全部誅滅,可以說,是把衛家集團在朝廷上的勢力一網打盡。
不過,還有兩個人逃過了一節,他們就是衛青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他們兩個人年齡小,也沒有任何功勞,不在朝廷擔任任何官職,因此才撿回一命,關于他們的去向,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從此以後,這兩個人就從史書上消失了,一乾二淨。
為了徹查這件案子,漢武帝任命江充為「調查組長」。江充這個人,原本是個江湖郎中,靠著向漢武帝告密起家,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 他手段狠辣,心態不正,利用這個案件,冤枉了上萬人,許多無辜百姓都被牽連。
江充憑藉這漢武帝的寵信,曾經衝撞過太子,他擔心漢武帝離世後,太子繼位,就會向他報復,因此,他決定利用巫蠱一案,對太子進行栽贓陷害。
在搜查皇宮的的時候,他故意在太子宮中放入一個木偶小人。
太子擔心江充這張嘴在漢武帝面前胡咧咧的,居然直接起兵造反了。
漢武帝派出左丞相劉屈氂率軍進行平叛,雙方在長安城內打了五天五夜,慘不忍睹,最後太子劉據跑到湖縣,本來隱匿在一戶農戶家中,但是聽說有大軍過來捉拿他,直接自絕了。
衛子夫聽說劉據歿了,也在宮中自絕了,畢竟,是她以皇后的名義調動兵馬,支持劉據起兵的,她難逃其咎。
至此,衛家外戚集團被全部消滅,不過,仍然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尾巴,就是霍光,也許,在漢武帝眼中,沒有把他列入衛家,總之,他成功的在政治風浪中活了下來,而且,還搞出了大動作。
巫蠱之案過去沒多久,漢武帝就後悔了,也知道自己冤枉了自己的兒子,于是在宮中建立了一個「思子宮」,算是自己對兒子的一點點懺悔。
太子沒了,江山還要傳承,誰當太子,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但是漢武帝還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劉弗陵。
劉旦是個急性子,當即表示願意「承擔大任」,想當太子,漢武帝反手就是一個大嘴巴子,削去了他的三個封邑,他就老實多了。
劉胥四個花花公子,吃喝玩樂沒個正行,根本就不是太子的料。
那麼,最有可能當太子的就是昌邑王劉髆和劉弗陵。
劉髆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為了能讓自己的外甥當上太子,李廣利和親家劉屈氂一起積極運作,劉屈氂的夫人也沒閑著,在家弄小人,詛咒漢武帝早沒,結果被人告密。
李廣利當時正在前線打仗,聽說事情敗露後,直接投降了匈奴,後來還是被人給暗誅了。
劉屈氂被漢武帝抓住,實行了腰斬。
這個劉屈氂,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剛剛接替公孫賀的丞相職位,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哢嚓了。
最終,漢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臨終前,漢武帝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劉弗陵。
漢武帝離世,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
霍光,即將開啟衛氏家族的二次中興,或許,也可是說是霍氏家族的崛起。
和霍光一同輔政的,還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這三位大臣。
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生下一個女兒上官氏,上官桀想讓這個孫女當劉弗陵的皇后,但是霍光不同意。
不過,最終上官桀走了蓋長公主的路子,最終還是讓上官氏當上了皇后,由此,霍光和上官桀產生了積怨。
為了能夠除掉霍光,上官桀聯合了桑弘羊,燕王劉旦,蓋長公主,想劉弗陵舉報霍光謀反,被劉弗陵批評了一頓。
他們又想搞政變,直接誅滅霍光。事情敗露後被霍光反誅。
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整體滅族,燕王劉旦和蓋長公主自絕。從 此以後,霍光就成了大漢朝最有權勢的人。
為了能夠讓上官氏儘快生下孩子,霍光禁止其他妃嬪接近劉弗陵,只和上官氏一個人睡,但是,直到劉弗陵離世,也沒能生下一個孩子。
可能因為倆人都太小了吧,劉弗陵去世的時候只有21歲,上官皇后只有15歲,倆人還沒掌握方法吧。
西元前74年,劉弗陵離世,因為他沒有一個孩子,霍光決定擁立昌邑王劉賀當皇帝。
這個劉賀是 劉髆的兒子,當年和劉弗陵競爭過皇位,他離世後把爵位給了兒子劉賀。
老子沒當上皇帝,終于輪到兒子當了,劉賀那個高興啊,帶著自己的手下人馬就從封地奔長安去了。
到了長安,劉賀繼承了皇位,但是卻不去劉邦的高祖廟中祭拜,帶去的手下也是一頓胡吃海塞,一副暴發戶的樣子,這引起了霍光的不滿,僅僅27天,就把他給廢掉了,史稱漢廢帝。
這個劉賀,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昏侯」,2016年,他的墓在江西南昌被發現,因為他隨後被封到了南昌,在那裡去世的。
廢了劉賀以後,霍光決定找一個沒有根基的人來當皇帝,方便他控制,于是他從民間找到了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
此時,劉病已完全是一個平民,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他是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對霍光言聽計從,甘心做個傀儡皇帝,就是漢宣帝。
霍光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當劉病已的皇后,劉病已不同意, 想立自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為皇后,霍光表面同意了,暗地裡卻派人把許平君給害了。
劉病已明白,自己還不足以和霍光對抗,于是乖乖的接受了安排,娶霍成君為妻,並封她為皇后。
此時,霍光,已經成了標準的外戚,他的威望和勢力甚至超過了衛青時代的衛家。
西元前68年,霍光離世,葬禮非常隆重,上官太后和漢宣帝親自為他主持葬禮,按照皇帝的級別葬于茂陵墓。
隨後,漢宣帝對霍氏家族展開了大清洗,霍家被滿門抄斬,只有霍光的一個女婿金賞,因為主動揭發免于一歿,皇后霍成君也被漢宣帝給廢了。
不得不說,漢宣帝,是個男人,為自己的老婆報仇了。
至此,延續了半個世紀的衛氏家族集團,終于被完全剷除。
其實,無論是漢武帝誅滅衛氏家族,還是漢宣帝清洗霍氏家族, 本質上都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因為大漢朝的基因裡,就帶著「外戚專權」四個字。
這四個字,就是大漢朝的魔咒,始終也沒能擺脫,最終,劉邦建立的大漢,還是毀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
冥冥中,自有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