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若能逃回西川,會有什麼后果?曹操偷著樂,諸葛亮最緊張
2022/05/08

為何關羽是三國第一名將

關羽丟荊州是蜀漢由盛轉衰的分界點。

一則,蜀漢失去了唯一的名將,且還是一位能單挑,可統兵,會水戰的全能型名將。若劉備一統三國,他則必會跟東吳發生水戰。那麼此刻關羽的價值,便能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

曹操之所以赤壁戰敗,有一條重要的原因便是北方兵士不會水戰。這就極大制約住了曹操用兵。這其實也是為啥孫權寧肯不講武德,也必須干掉關羽的重要原因——關羽對東吳的威脅太大了。

后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之所以也戰敗,便是因放棄了水陸并進,只用騎兵和步兵平推。這讓陸遜大喜過望,寫信給孫權說:老大就安心接著奏樂,接著舞吧,劉備放棄了水軍,必敗無疑。

故而不是孫權(東吳)多厲害,三國三大戰役中,赤壁揍曹操,夷陵虐劉備,而是想搞掉東吳,自己的水軍就必須要強大!

二則,讓蜀漢丟失了前沿陣地(根據地),諸葛亮在「隆中對」里就規劃好了,劉備想一統天下,就必須要手握荊州,西奪益州,待天時有變,荊州和西川兩路齊飛,席卷中原,最終干掉曹操。

這是蜀漢成功的關鍵,可惜荊州丟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本意,便是重奪荊州,而給關羽報仇,更像是一個借口。可惜精銳的荊州水軍,隨著關羽之歿而灰飛煙滅。劉備不得不放棄水路進攻,又導致其最終兵敗,病歿于白帝城。

由此蜀漢徹底失去一統三國的希望。哪怕諸葛亮時期的北伐,也僅是「戰術進攻,戰略續命」。否則就憑曹魏那大塊頭和人口基數,雙方都安心搞發展,蜀漢會歿得更快。

諸葛亮北伐,無非是主動求變,求亂,期待曹魏應對中出現巨大錯誤,把局勢搞亂,讓蜀漢能亂中取勝,渾水摸魚。可惜,先是曹真霸氣無限,后又蹦出一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但未能實現目標,反而生生累歿在五丈原。

這就是關羽之歿的影響,僅從蜀漢方面分析,影響就這麼大。倘若把這個事件,放在三國大格局內呢?顯然能說上三天三夜了。

所以為何說,在三國正史中,關羽是三國第一名將的地位,始終無法撼動?道理就在這,并非他斬過顏良,淹過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想遷都,而是關羽一人,就牽動了整個「三國格局」的變換。

一則是關羽本人的威力,二則是荊州位置的重要。那麼如今我們開個腦洞,倘若關羽兵敗后雖丟了荊州,但他卻逃回了西川,會有啥影響?也就是說:關羽還活著,荊州卻丟了,那麼會出現怎樣的影響?

劉備絕不會誅關羽

曾看過不少相關分析,有種論調便說:關羽若逃回西川,劉備必會誅了他。哪怕明面上不誅,也是會耍手腕的。而論據則是:劉備虛偽,假仁假義導致的必然結果!

恐怕這種論調是基于《三國演義》,不過就算是《三國演義》,劉備又豈能誅關羽?一個「桃園三結義」就鎖歿了這種可能了。在關羽歿后,劉備被諸葛亮等人勸說的不想發兵東吳了,是張飛來后改變了這一切,對著劉備就吼:你忘了桃園之義,只顧當你這皇上。你不去給二哥報仇,我張飛去,哪怕歿在外面,也絕不回來見你。

一下子讓劉備爆發了。故而,劉備誅關羽?只怕張飛這一關他就過不去。

至于正史中,就更不可能了。前面已分析了, 關羽是水戰大咖,正是這種技能才導致了孫權不顧一切必要誅之,消除這個恐怕的對手。劉備要有多傻,才會做對手期待他做的事?再者言,難道劉備就不需要關羽的水戰技能嗎?

荊州水軍全軍覆沒了,沒啥,你關羽回來了,就能變出更多的精銳水軍。照樣讓孫權坐臥不寧。

另外熟悉三國正史的恐怕都知道,蜀漢在劉備和諸葛亮時期,根本就沒有「大將軍」這個最高武職。最高的武職有兩位:馬超是驃騎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那麼大將軍是誰?自然是關羽了。之所以劉備不設,就是為了紀念關羽。

雖說,歷史不容假設,卻可以反推!由關羽的技能,尤其是水戰大咖的地位,和劉備不設「大將軍」,便能很容易反推出,劉備絕不會誅關羽。唯一值得推敲的是,關羽本身的性格。

經此大敗后,以關羽那高傲性格,會不會抑郁得病,由此病歿呢?這種可能性是相當高的!

說來說去,哪怕關羽逃回西川后再去世,其實也是由于他自身性格造成的。跟劉備等其他人的關系不大。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關羽只要還是「關羽性格」,就擺脫不了這種宿命。

其他三國大佬的反應

若關羽能逃回西川,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劉備必會高興,這點如今可以確認了。那麼除了劉備外,其他三國時期的大佬們會是什麼反應?

第一個是曹操。他必定會表彰趙儼并偷著樂。因為據《三國志》載,關羽兵敗荊州時,曹仁也想趁關羽病,要他命,想追誅關羽。

趙儼急忙阻止,掰開了揉碎了才對曹仁分析呢:關羽必敗已成定局,你現在要干掉他,實屬不智。孫權會怎麼想?必會認為,咱對他的江東也有企圖,故而會給咱造成更大的損失。

再者言,留著關羽不是更好嗎?如今他恨透了孫權,這是多麼好的機會,讓孫劉繼續掐架,我們坐收漁翁之利。你若不信,咱就打個ㄉㄨˇ,以咱大王的深謀遠慮,必會很快有命令傳來,禁止追誅關羽,放他一條生路。

果然不一刻,曹操的軍令就來了:嚴令曹仁,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不可追誅關羽。這虧得曹仁被趙儼攔住了,否則事就麻煩了。

從以上這段史料中就可看出:曹操本來就想放走關羽,若關羽能逃回西川,他不偷樂才怪呢,說不定一高興,曹老板還能多活幾年。

第二個是孫權。有人歡喜就必會有人憂!若關羽能逃回西川,必會成為孫權的噩夢!合肥之戰,孫權被嚇得一聽張遼的名字就膽小,如今又來了一個更狠的關羽。

你說孫權能舒坦嗎?指不定會怎麼罵呂蒙呢——估計也罵不成,因為呂蒙很快就歿了,但歿后,絕不會有任何殊榮了!

第三個是諸葛亮,跟曹操和孫權相比,若關羽逃回西川,諸葛亮比誰都緊張。一面是想坐收漁翁之利的曹操,一面是劉關張,抱團嗷嗷叫著:奪荊州,誅呂蒙,下江南,抓孫權!

諸葛亮不緊張才怪,因為孫劉聯盟必須要繼續下去,這不是關羽生或歿能解決的,而是三方實力對比的結果。可諸葛亮能勸動劉備嗎,關羽會如何反應?

須知關羽在蜀漢內是絕對大佬,地位不亞于諸葛亮。

在正史中,關羽一直都是蜀漢的軍事副帥。劉備一旦分兵,從來都是自己一路,另一路則交給關羽統領。因此諸葛亮必會想盡一切辦法,安撫劉備和關羽,不至于讓孫劉兩家再度掐架!

​但問題是,若一旦關羽在此期間病亡了呢?看著吧,必會傳出是諸葛亮害歿關羽之說。

因為至今都有許多人指責,襄樊之戰中,諸葛亮為何不救援關羽?

這種現象,不是諸葛亮跟關羽有多大的矛盾造成的,而是兩人地位決定——諸葛亮和關羽,誰才是真正的二把手啊?

這就是諸葛亮為何緊張的根結所在。同時也是諸葛亮為何總是替關羽之歿,背黑鍋的原因!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