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除夕夜獨自出宮,衙門碰到小吏在喝酒,為何次日卻將他連升10級?
2023/01/20

皇帝是世上最有權勢的人,卻也是世上最孤獨的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這一年朱元璋70歲了,身邊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都被他處死了,摯愛的馬皇后與太子朱標也都先后離世了,深宮之中古稀之年的朱元璋真的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饒是鐵石心腸的朱元璋,到了這時也被孤獨感吞沒了,于是這一年除夕夜宴上接受百官祝福與逢迎后,朱元璋一個人到宮外去散心。

九死一生成帝王,除夕孤燈不勝寒

朱元璋出身貧苦,早在占領南京的起義時期就經常微服出訪,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出了宮門,一時興起便想去坊街上看看,可正值除夕夜百姓們都在家中與家人團聚,坊街上空無一人,只有那萬家燈火與庭院中傳出來的歡聲笑語。他欣喜于自己這一生的功績,卻也難免感到格格不入,黯然神傷。

當年他為了加強皇權,讓權力和平傳遞到下一代,不惜鏟除功臣宿將,將一群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一賜死,又因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這三大案牽連十幾萬的文臣武將,目的達到了,自己對權力有了絕對的把控,但也孤位高懸徹底成了‘孑然一身’,所謂高處不勝寒,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朱元璋在這個闔家團圓的除夕之夜,卻連一個能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的人都沒有。

他失望地離開,轉道去了六部衙署,既然他不再屬于人間,那就去看看治下的衙門,看看那些官吏們在干什麼,結果,大部分衙署也空空蕩蕩。

直到他路過一個吏部衙門,忽然,他聽到吏部衙門里傳出了哼唱小曲的聲音,他信步走了進去,看見一個青年小吏坐在椅子上,面前小桌擺著一壺清酒一碟小菜,一邊吃一邊哼著小曲,悠然自得的模樣,看上去心情舒暢愉悅。朱元璋看他的時候,他也看到了朱元璋,只以為是附近的百姓也不以為意,又見他年屆古稀,外面又是天寒地凍,當即就口呼老丈入座,邀請朱元璋一起喝酒吃菜。

除夕夜拉其喝酒,第二天官升十級

這個青年小吏官職低微上不了朝自然沒瞻仰過圣顏,但對待以為是百姓的老丈卻是十分熱情和親近,沒有一點兒官員的架子,反倒像是鄰家的青年小伙,出身貧苦觸景生情的朱元璋啞然失笑著入座,放開自己的心情開始跟這個小吏喝酒吃菜,漸漸打開了心扉,聊起了自己的過往與生活,當然他隱瞞了自己的身份以及會暴露身份的東西。小吏聽得津津有味,也沒多想,只覺這位老丈談吐非凡,只是到了晚年摯愛之人一一離世,身邊和后輩只剩下了一群眼巴巴饞他家產的,未免令人噓唏。

不過,這或許才是人人都要經歷的人生,沒有人能陪一個人走完全程,所謂生死相依何其天真。他給老丈敬酒,對老丈的一生敬佩有加,評價說人生當如是,建功立業,不負一生,何愁晚來凄涼,自有歷史評說。

朱元璋啞然失笑,這個小吏倒是壯年猶懷志,同時也好奇的問他是什麼品級的官員,為何今天除夕夜仍在吏部值守。青年小吏直言不諱說自己也想回家鄉看望老母親,只是自己若走,吏部就沒人值守了,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惹怒圣顏,必定牽連下來,因此自愿請命值守。只是畢竟一個人孤單,就弄點小酒小菜權當也過了節,不負這一年辛勞,說罷又輕輕哼起年味濃厚的家鄉小曲,姿態悠然又知足快樂。

朱元璋愣了愣,不免搖頭失笑,這個青年小吏不僅自知,也知足,苦中作樂的生活態度倒是令人羨慕。進一步聊天后,朱元璋對于這個恪盡職守、孝順母親的青年小吏印象非常好,于是在告別時對青年小吏說:「我們明天還會見面的。」青年小吏只以為他是六部衙署邊,便不以為意,非常熱情地送了朱元璋一段路,朱元璋也被他的真摯打動了。

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趁著百官上朝恭賀皇帝,朱元璋便問吏部昨夜值守者是誰,很快便召見了那位青年小吏,青年小吏茫然進宮,見到朱元璋后大驚失色,壓根想不到昨夜遇到的老丈竟會是當今皇帝,自己還拉著皇帝一起喝酒吃菜,貌似還說了一些怕皇帝牽連的話?結果朱元璋難得放下威嚴,和顏悅色一如昨夜,交談中說出要以其盡忠職守、事母至孝為由提拔為其家鄉知府,圓他回鄉盡孝的同時造福一方百姓的愿望。

青年小吏目瞪口呆,似乎想不到傳聞中冷酷威嚴的皇帝陛下竟是這般和藹可親,一時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捧殺?結果朱元璋是個暴脾氣的,唬道:「讓妳受任升官還敢推脫,不必遵循舊例。」原來明朝加官進爵都有一套嚴格的審核與考校制度,不是說升官就升官的,當然,朱元璋都發話了,青年小吏也只能領旨謝恩,結果不久圣旨就到了,果然是官升十級,擔任了一州知府,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身上的一樁美談。

其實說到底,無論朱元璋手段如何殘酷,他本意上卻是想創造出一個不貪不污的純凈王朝,因此對知法犯法、貪污受賄的官員采取高壓政策,試圖讓他們因恐懼而不敢亂來。尤其因為出身緣故,他對親情很是看重,對孝道、兄友弟恭、品格高尚等很是贊賞,青年小吏恰恰各方面符合了他的期望,對了他的眼,因此也才有「請吃一頓酒官升十級」的美談出現。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