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如果真的除掉了曹操,那可能還真就應了諸葛亮那句話,「……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如果真是如此,正是諸葛亮所說的「……天下有變」,蜀漢霸業,或許就真的可成了,可惜漢獻帝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沒能完成「天下有變」的任務,自然匡扶漢室也有就成為了泡影了。
同樣是弱帝斗權臣,為啥人家康熙就能一舉干掉鰲拜,那可是滿清第一「巴圖魯」啊,而漢獻帝干掉曹操卻做不到呢?根據我的了解,覺得他們之間的情況差距很大,漢獻帝想除掉曹操可能性太低了。
康熙那是坐鎮帝都的人,在帝都之中,有他自己培養的一群小太監,都是忠心耿耿的小伙伴,這里有康熙的心血在里面。
當時大清的國勢正旺,紫禁城中有康熙的鐵桿粉絲和忠實勢力。否則康熙偷偷培養小太監練武的事情早就敗露了,有人或許會說,那是因為康熙蒙蔽了鰲拜,讓鰲拜以為他在和小太監們玩。
其實,這不正是因為有人幫康熙,沒有傳達康熙真正在做的事情嗎?這就是康熙在紫禁城的優勢。
漢獻帝則不同,他是從洛陽逃亡出來的,就算他曾經有所經營,在洛陽有所準備,但是被曹操接到了許昌之后,他的一切都被剝奪了,就像是一個透明的人一樣,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一個傀儡。
那麼漢獻帝可以培養小太監誅ㄕㄚ曹操嗎?當然不能,因為他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不能,許昌不是洛陽,他在曹操的地盤上,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門口的侍衛,漢獻帝身邊的人,所以伺候漢獻帝的宮女、太監、侍衛,除了貼身伺候的奴才之外,就再也沒有漢獻帝的人了,漢獻帝有風吹草動,都會立刻被人報告給曹操,這一點與康熙有著本質區別。
我翻閱資料發現,康熙擒ㄕㄚ鰲拜的時候和漢獻帝對付曹操的局勢不一樣。
康熙對付鰲拜的時候,大清朝是大一統的王朝,外患還沒成長到可以威脅大清的地步,在這樣的時候,為了自身利益之爭,在朝廷之中是有一批大臣制約著鰲拜的,雖然權利沒有鰲拜大,但是一旦有機會,這批人是愿意幫助康熙收拾鰲拜的,蘇克薩哈的ㄙˇ,給康熙上了一課,也證明了我的觀點,蘇克薩哈是忠臣嗎?我看未必,但是他愿意為了自己的利益拼一次,這是關鍵所在。
我個人認為,大多數時候,沒有什麼絕對的忠臣,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拼搏,所以有的人要上位,有的人下臺,這古已有之,并不奇怪。
漢獻帝就不同了,當時的情況是亂世,而且漢獻帝不是大一統的皇帝。劉備匡扶漢室是為了有借口起兵,后來自己不也當了皇帝了麼,因為漢獻帝ㄙˇ了他的口號已經沒用了啊,大喊不在了,還匡扶什麼漢室。
難道曹操集團就是鐵板一塊嗎?就沒人想反嗎?不是,曹操集團也有異心之人,但是究竟怎麼做,還要權衡利弊。漢獻帝沒用權利、沒有兵權、幫漢獻帝ㄕㄚ了曹操,能得到什麼好處? 可以得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而已。
受不受漢獻帝的感激和分封有什麼用,在亂世沒有兵一個稱號的用處不大。這個時候誰會幫漢獻帝ㄕㄚ曹操呢?他們沒有爭霸天下的能力和野心,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給他人做嫁衣。再說了,在曹操手底下吃香喝辣挺好的,沒必要冒險親手毀了自己的生活。
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去冒滅族風險,毀了自己的生活,就為了后世留芳?沒人會這樣選擇的,這也是漢獻帝內外無助的原因。
鰲拜是第一「巴圖魯」,但是他只有四肢八大,大腦卻簡單的很,他其實根本造反的決心就不夠,只不過是受到了班布爾善的蠱惑,鰲拜哪有那麼多的心眼呢,他就是單純的覺得自己牛,欺負年少的康熙,誰得罪他他就收拾誰,但是這樣的一位類似「猛獸」的大臣,很容易就被班布爾善利用了。
他出入皇宮和走平地一樣,他也沒把孝莊和康熙放在眼里,一個寡婦、一個小孩,鰲拜就是這樣想的,結果發現不敵康熙的時候,已經晚了,一個權臣就這樣的被收拾了,ㄙˇ在自己的愚蠢上。
曹操就不一樣了,曹操那是人精,「亂世奸雄」,有勇有謀,他敢刺ㄕㄚ董卓,當時誰敢?漢獻帝落到了曹操手里,曹操自然不會給了他敗中求勝的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曹操是看著何進咋ㄙˇ的,他可明白著呢,獨自進宮可不是啥好事,這事他早防著呢,公里也都是他的自己人。不可能重蹈覆轍。曹操有能力,有野心,會控制人心,屬下ㄙˇ心塌地的跟著他,他自然不是漢獻帝一個孤家寡人能夠搞ㄙˇ的了。
其實漢獻帝還是有過抗爭的,雖然宮中遍布眼線,但是伏皇后、董貴人還是自己人吧。
董承得到了漢獻帝的衣帶詔,他一看機會來了,可見董承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決定為了人生搏一搏,結果失敗了,消息走路了風聲,于是董承一干人等統統被ㄕㄚ,劉備命大,跑了。此事自然牽連到了董貴人,當時的董貴人有身孕,漢獻帝苦苦哀求曹操,沒有用,曹操還是把董貴人宰了。
據我所知,當時看到董貴人的下場,伏壽皇后有點害怕了。她就寫了一封信給他爹伏完。信中內容無非就是,女兒在危險之中,這曹操太可怕了,爹你要救我之類的話。伏完沒敢動手,過兩年就ㄙˇ了。
但是這件事情后來被曹操知道了,于是就把伏壽皇后也給ㄕㄚ了。曹操發現宮中雖然都是自己人還不穩妥,連漢獻帝床上的人都應該是自己人才行,于是曹操干脆把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這回漢獻帝徹底沒招了。
漢獻帝的聰明頭腦未必比康熙差,但是他的運氣是太差了,或許這就是宿命吧,一生悲慘的皇帝生涯,不如尋常百姓活的痛快,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