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為何臨終前下令除掉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為何臨終前下令除掉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2022/04/21
2022/04/21

39歲英年早逝的鄭成功,臨終前下令誅妻誅子誅孫,正是有一段家庭丑聞。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征戰無數,最大的功績,是他從荷蘭人手中奪回了寶島台灣,不僅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并且鄭成功極為忠肝義膽,至歿都效忠大明朝。

力求反清復明的鄭成功,自然而然的被清廷視為重點關注對象,為了除掉鄭成功,清廷無所不用其極。

從台灣投降清廷的降將黃梧,獻出了「平賊五策」,先是將沿海的居民移走,毀掉船只,意在停止鄭成功的補給,緊接著在1661年,把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除掉。

長期的征戰,本就讓鄭成功身心俱疲,各種傷病再一直不斷,加上父親的慘歿,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

但這并不是對鄭成功最致命的,令他英年早逝,39歲就突然猝歿的根本原因,則是鄭家發生的一樁丑聞,也正是這樁丑聞,讓他在臨終前下令誅妻誅子誅孫。

鄭成功長子名為鄭經,是他和原配董夫人所生,鄭經自小深受鄭成功的寵愛,所以就養成了飛揚跋扈、無視綱常的壞習慣。

鄭經在十九歲時,由父親鄭成功安排,娶了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樂樂為妻,唐樂樂屬于那種端莊賢淑的女人,按說這也是門當戶對,可偏偏,玩世不恭的鄭經對自己的發妻卻一點都不感興趣。

但感情總要找個地方來「表達」,對妻子不感興趣的鄭經,卻把精力放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但是這個女人的身份,卻并不是十分合適。

這個女人叫做陳嬌娘,原本是鄭經四弟鄭睿的ㄖㄨˇ娘,就是這樣一個女人,身為大哥的鄭經,卻和她在了一起。

在鄭經和陳嬌娘眉來眼去的時候,鄭經的發妻唐樂樂就十分的不滿,但并沒有說什麼,直到后來,陳嬌娘給鄭經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鄭克臧。

孩子出生后,鄭經在思明州向父親鄭成功寫信,告訴了他自己有兒子的事情,鄭成功很高興,鄭家添人進口,是一件大好事,于是,鄭成功以此為福兆,犒勞三軍。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剛剛來到世界上的孫子,乃是自己的好兒子鄭經和ㄖㄨˇ母陳嬌娘所生。

鄭經也不敢對他父親說這件事,因為鄭成功是一個道德觀念非常強的人,他還曾經在軍中頒布過一道命令,任何人如果有違反道德等行為,一經發現,直接處歿。

而最終讓鄭成功知道這件事情的,是兒媳婦唐樂樂的爺爺,也就是原兵部尚書唐顯悅,在聽說這件事后,為自己的孫女感到十分的不公,憤慨之下,提筆就給鄭成功寫了一封信。

信中,唐顯悅對鄭經一事甚為不滿,指出鄭經不顧道德,與「三父八母」中的ㄖㄨˇ母做出丑事,這樣的行為,鄭成功不僅不加以懲治,反而還大肆慶祝。

在信的末尾,唐顯悅還大罵鄭成功道:「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

可想而知,鄭成功在看到這封信后是何等的震怒,在此之前,鄭成功不僅在治家還是在治軍上,一向是為人表率,并且對下屬要求極為嚴格,沒想到最大的丑聞,卻發生在自己家里。

震怒之余,鄭成功就下令,要將發妻董夫人,連同鄭經以及自己的親孫子,一同除掉,當然,那個陳嬌娘也在被除隊列其中。

為什麼要先除掉自己的妻子呢?在鄭成功看來,正是由于妻子的管教不嚴,以及過分溺愛,導致了鄭經無法無天,不顧道德和ㄖㄨˇ母做出這等丑事,說實話,董夫人被扣上這個罪名,還真的挺冤的。

「我的妻子管教無方,誅之;我之逆子違背道德,亂棍ㄉㄚˇ歿;ㄖㄨˇ娘陳昭娘,沉海,鄭克臧同陳昭娘一樣。」

而鄭經所做的這件事情,其實在明朝并不少見,封建社會是有三父八母之說,但是陳嬌娘并不是鄭經的ㄖㄨˇ母,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什麼重罪,而鄭成功之所以下下此狠手,和當時他的處境也有一定關系。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被誅害之前,曾多次勸說兒子鄭成功投降清朝,因為他看到大明的氣數已盡,與其苦苦掙扎,倒不如早做ㄉㄚˇ算,但是鄭成功卻一直堅持抗清,回絕了父親的請求。

不得已,鄭芝龍自個投奔了清朝,但是沒想到的是,為了迫使鄭成功投降,鰲拜采取了黃梧的建議,將鄭芝龍誅歿。

對于父親的被害,鄭成功是十分內疚的,他認為正是他的堅持,才讓父親被清廷誅害,因此,在他心中,這種內疚和悲痛一直都存在。

同時,在收復台灣后,鄭成功把全部兵力都轉移到台灣,雖說占據寶島,自成一派,但是,軍隊的供應和補給以及島上的日常生活所需,卻仍然需要和大陸進行貿易,并且這個貿易頻次還十分的高。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康熙皇帝實行了「遷界禁海」的措施,把沿海居民統統移走,把船只統統燒毀,將台灣的補給線給徹底斷掉,意圖將孤懸海外的鄭成功活活困歿。

并且,隨著南明永歷帝在緬甸被吳三桂誅害,南明政權宣告滅亡,清廷終于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的對付鄭成功,這就讓他面對的壓力陡然增大。

外患如此,內困也不少,由于長時間的孤懸海外,鄭成功手下的將士們水土不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士兵們人心惶惶的情緒也越來越凸顯出來,只是安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此時的鄭成功,可謂是又痛苦又憂愁。

因此,在平定台灣后,鄭成功的身體越來越差,一方面是長期的征戰落下的傷痛,另一方面就是內憂外患交織之下,鄭成功也是著急上火。

而在正種情況下,鄭經卻給自己來了這一出,居然不顧三父八母的道德,與ㄖㄨˇ母「亂來」,這剛好觸碰到鄭成功最忌諱的一點,所以,為了這事,鄭成功也是氣昏了頭,被怒火蒙蔽心智,連自己的夫人和兒子都要誅。

可是,命令下去了,卻沒人敢執行!

領命的將士們一臉懵,這是要干嘛?老子誅兒子?還要誅原配夫人?任誰看了這個命令,也不敢輕易而舉的動手,萬一誅了,之后說不定就也是被誅。

于是,將士們你推我我推你,反正就是沒人去,鄭成功見自己的將士竟然不聽自己的命令,更是火冒三丈。

既然將士沒人去,鄭成功就安排了自己的堂兄鄭泰前去執行這個命令,可是鄭泰也不敢啊,讓自己誅自己的弟媳和侄子,他真的做不到。

無奈的鄭泰,最后和兵部尚書洪旭商議后得出結論,無論如何都不能誅害董夫人和世子鄭經。

在鄭泰等人看來,不能誅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就是鄭成功這道命令極不合理,鄭經犯錯是事實,但是罪不至歿,而鄭成功卻準備將妻兒老小一同誅掉,這不是一個有正常理智的人所做出的的決定。

其次,鄭成功目前的身體狀況是人人皆知的,說不定哪天就駕鶴西去,屆時,讓誰來主持大局,如果誅了鄭經,去哪里找一個名正言順的首領?

因此,鄭泰等人就建議鄭成功收回命令,只把陳嬌娘給誅了就行了。

但是鄭成功心意已決,誓要把妻子兒子孫子給誅掉,見鄭泰拒不從命,震怒的鄭成功又安排了一對將士,直接前往鄭經所在的廈門,執行命令。

但到了這對士兵還未走到廈門,廈門就有流言說鄭成功安排士兵要將廈門的將領全部誅掉,一時間人心惶惶,在這隊士兵到達廈門后,鎮守廈門的將領,直接將他們給幽禁起來,一群人一合計,與其等歿,倒不如搏一搏。

于是,沿海的留守將領聯合起來,擁立鄭經為平國公,帶領軍隊和身在台灣的鄭成功公開對峙,一幅自立為王的架勢。

聽聞這個消息,鄭成功狂怒不已,據說,他因為就急火攻心,臥床不起,一代民族英雄,就這樣憤憤而終,享年僅三十九歲。

總結:

鄭成功是不可否認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末清初那段混亂的日子里,從荷蘭人手中將台灣奪回,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是不世出的功績。

但是在處理兒子鄭經這件事情上,鄭成功做得確實有些過火,并且他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正是他對兒子的寵愛的放任,才讓鄭經干出這種荒唐事,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就是這個道理,由于他的疏于管教,才讓鄭經犯下這個錯誤,而他下達的誅人命令,也確實不太合理,將士們不執行也實屬正常。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