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它的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
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
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
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
如果能讀懂這一本書,那麼便能夠幫助自己在紛繁多變的世界里處理好人際關系,更好的生活。
今天,讀書君總結了《菜根譚》10句經典,讀懂了這些,人生會豁然開朗。不信的話,你來試試。
01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花兒開放、敗落,春都不在意,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對別人說。
水的冷暖魚兒自然知道,遇到心領神會的地方還望能獨自賞玩。
珮珊君:
不要逢人便訴說自己的不幸,你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你的悲傷,說了,沒有幾個人會真正的理解。
人,要學會沉默。有些事不必爭辯,懂得自己就是最好。
02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
千年難遇的好東西,都比不上好書與好朋友;一生清閑自在的生活,就在于碗中清茶與爐中輕煙之中。
珮珊君:
人總要沉下心來過一段寧靜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
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飽的點心。
與日常瑣細共有一種呼吸的節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積蓄力量,收獲不需要理由的快樂。
03
孤云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孤云從山谷中飄出來,它來去自由無牽無掛,無論是遠去還是停留與別的事物都沒有任何關系;明月高懸空中,人間的安靜與喧鬧都與它毫不相關。
珮珊君:
人生于世,不過關關注他人,只求自己心安理得。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04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我有恩于人,不可以常常放在心上,我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不可以不放在心上;
別人有恩于我,我不能忘記,別人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情,我不能總是記在心中,要學會忘記。
珮珊君:
施恩不望報,心境就豁達。
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如果不重視,容易引來禍端。
有豁達之心,則心平;有感恩之心,則無愧。
05
睡土床,枕石枕,家風雖然清貧,但睡著時夢里也感到清爽;
麥飯豆羹,滋味雖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時牙齒與腮頰仍留有余香。
珮珊君:
什麼叫做理想生活?
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壓力,不做工作的奴隸,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侶,活潑可愛的孩子,豐衣足食,已經算是理想。
06
人如果執迷不悟,那麼喜悅的境界也會變為痛苦的深淵,就像水凝結成冰一樣;
如果能清醒覺悟,那麼即使身處痛苦的深淵也會變為快樂的境界,就像冰融化成水。
由此可見,苦與樂本來就不是兩種不同的境遇,迷與悟本來也不是兩種不同的心境,其區別只在于念頭轉變的一瞬間。
珮珊君:
執著總是與痛苦綁在一起。
放下一點執著,就會減輕一點痛苦;而放下了全部執著,就會獲得最自在的快樂。
07
忽睹天際彩云,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閑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忽然看到天邊的彩云,轉眼間便飄然而去,由此常使人懷疑世上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虛幻的事物;
再看山中的古樹,因沒有用處而得以保存下來,由此使人相信世上那些清閑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珮珊君:
心閑之人,才是有福之人。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08
東海水曾聞無定波,世事何須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閑地,人生且自舒眉。
東海之中,波瀾起伏,從來沒有靜止不動的波浪,人世的事情也同樣有不平,那麼對待人世的事情何必常感到憤怒或惋惜呢?
北邙山上,墳墓密集,已看不到空閑的地方,由此可知人生都不免一死,那麼對待人生應該樂觀超脫。
珮珊君:
人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終將會失去,人生在世,快樂是一生,憂愁也一世,何不看開?
09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耳中常聽一些不順耳難聽的話語,心中常想著一些不順心的事情,這才是人修養身心、培養良好德行的磨刀石。
如果每句話都順耳好聽,每件事都能稱心如意,那就是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浸泡在毒酒之中了。
珮珊君:
處亂則警醒,居安要思危。
如果一個人一直躺在蜜罐里,那并不是什麼好事,人生一定要經歷些風雨,才能看到雨后絢爛的彩虹。
10
為人處世,多讓一步的才是高人,退讓是為將來的進步做準備。
對待別人寬厚真誠是福氣,使別人得利才是自己得利的基礎。
珮珊君:
逞一時口舌之快,未必就是占了上風。爭一時表面風光,未發就是贏了全部。
那些笑著低下頭的,才是聰明人。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作者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
閑余時間,沏一杯清茶,細味《菜根譚》,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亦會越來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