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們明明已成年,為何宇文泰要傳位給侄兒,造成兒子們被誅
2022/09/06

宇文泰是西魏的權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兒宇文護招來,讓他繼承自己的太師、大冢宰的職位。也就是由他來掌控西魏。但是宇文護掌權以后,先是讓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奪取了西魏的皇位,接著沒過兩年,又ㄕㄚ掉了宇文覺,后來,又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為皇帝,然而僅過了一年,他又把宇文毓給ㄕㄚ掉。

也就是說,宇文泰沒有把權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自己的侄兒宇文護,結果反而造成了自己兩個兒子被ㄕㄚ。如果宇文泰不是這樣做,一開始就把權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那麼,這樣的悲劇,就不可能出現了。

(宇文泰劇照)

那麼,宇文泰為什麼不把權位傳給自己兒子呢?

一般的解釋是,當時宇文泰的兒子們都比較年幼,宇文泰害怕他的兒子們無法主政,所以才傳位給宇文護。這個話,實際上也是宇文泰在傳位給宇文護的時候,對宇文護說的。

不過明顯不對。要知道,宇文泰去世的時候,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已經22歲,完全是一個成年人了。就算宇文泰立嫡不立庶,他的第三個兒子宇文覺和第四子宇文邕也分別是14歲、13歲。古代12歲就差不多成年了,因此他們也不算小了。那麼,宇文泰究竟是如何考慮的呢?

宇文泰之所以崛起,全都是因為北魏的皇室自亂陣腳。北魏的皇室一直奉行著一條傳位原則,就是「子貴母ㄙˇ」。也就是說,只要立了某個皇子為皇位繼承人,就會ㄕㄚ掉這個皇子的母親。到宣武帝的時候,宣武帝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兒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宣武帝的那些嬪妃們都怕ㄙˇ,只要生了兒子,這兒子總是長不大,就「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宣武帝也無可奈何,查不出原因。

這時候,有個妃子胡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把兒子生下來,而且還說,為了北魏皇室后繼有人,就算自己被ㄕㄚ也在所不惜。這個話感動了宣武帝,所以宣武帝干脆就把這條原則給廢除了。

(宣武帝劇照)

后來宣武帝去世,胡氏的兒子繼位,是為孝明帝。而胡氏也被尊為太后,她就是歷史上的胡靈太后。胡靈太后不簡單,她把持朝政,而且行為極為不檢點。這些,都引得他的兒子孝明帝極為不滿。孝明帝暗中給地方上的大將爾朱榮,希望他能夠進京逼自己的母親胡靈太后退位。但這個消息,卻被胡靈太后知道了,因此胡靈太后害ㄙˇ了自己的兒子。而爾朱榮借機ㄕㄚ進京城來,企圖奪取皇位。

這樣一來,又有人不服,于是,便引得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崛起,擁立皇室成員為傀儡,建立自己的政權。

宇文泰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建立西魏政權的。

宇文泰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政治家,最先他只是個小頭目,后來,在諸侯爭奪中,他漸漸變成了領袖。并率領軍隊南征北戰,打了不少勝仗。最后擁立元寶炬為皇帝,建立西魏。

宇文泰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最出色的成就,就是發動了一場改革。宇文泰的這場改革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政治上他設立「八柱國」制度,經濟上搞「均田制」,軍事上搞「府兵制」。在歷史上的所有那些改革中,宇文泰的改革還算是比較成功的,他讓西魏的國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后來北周的強大,更為楊堅建立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他的改革制度還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宇文邕劇照)

​不過,也正是宇文泰的改革,給他自己造成了悲劇。尤其是政治上的「八柱國」制度。這個制度雖然消弭了西魏的很多矛盾,極好地匯聚了人才,但也因此使得國家的權力有些分散。宇文泰去世的時候,西魏皇室倒是不足為慮,但是他對朝廷中的「八柱國」有些擔心。雖然自己的兒子們也不小了,但是政治經驗還相當的欠缺。如果把權位傳給他的這些兒子們,能不能夠守住權位,確實是很讓人憂慮的。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宇文泰才會緊急地把宇文護招來,讓他掌權。

可惜,在南北朝那樣的生態下,宇文護也是一個白眼狼,他先后廢立了三個皇帝,ㄕㄚ掉宇文泰的兩個兒子,給宇文泰造成了災難。

當然了,最終宇文護還是被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給ㄕㄚ掉,權力還是回到了宇文泰的后代手中。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