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誅江充全族,這背后究竟有什麼深層含義
2022/05/01

巫ㄍㄨˇ之禍后,漢武帝誅江充,并非為了「解氣」。

他誅江充全族,一為推卸責任,二為穩定朝局,但 這只是表面原因

此舉,還有 另外2個深層目的。可以說,巫ㄍㄨˇ之禍后,漢武帝做的每一件事,都體現了 帝王的深謀遠慮

漢武帝唯一的人生敗筆。

在這場大禍中:

傷到皇后太子,下到普通百姓, 牽連人數達到數十萬。

第二年,漢武帝察覺不對,開始調查,卻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是被冤枉的。

這一切,都和一個叫 江充的人有關。

巫ㄍㄨˇ之禍中,江充做了什麼?

江充,是漢武帝晚年的親信,但他并不是什麼好人。

當年,漢武帝為了穩固皇權,便在身邊養了一幫 酷吏,江充就是其中一個。

酷吏,說白了,就是 幫皇帝得罪人的。

而江充為了表決心,經常故意刁難太子,因而和太子關系一直不好。

漸漸的,漢武帝老了,江充就 開始琢磨:若是太子登基,自己不就必無前途可言了嗎?

于是,他就準備借皇帝之手,把太子先除掉。

征和二年,漢武帝生了病,移居甘泉宮靜養。

江充認為,自己的 機會來了

于是,江充向漢武帝進言, 他的病,極有可能是巫ㄍㄨˇ作祟。

晚年的漢武帝,格外癡迷長生不老,于是,他下令,派江充作為使者,全權查處巫ㄍㄨˇ一案。

就這樣,江充有了 「尚方寶劍」

在查案過程中,江充就開始動 太子了。

面對其來勢洶洶,太子很害怕,便找老師商量怎麼辦。

老師告訴他: 「你可千萬不能走公子扶蘇的老路啊!」

于是,太子就準備先下手為強,但江充也是 有備而來的。

兩方都有兵力,一下就起了沖突,而這個過程中, 江充歿了。

江充歿了,而人言可畏。

在兩方起沖突之際,其他兩個查案的官員,沒歿,他們跑去向漢武帝告狀,稱: 「太子要謀反。」

此時的劉據,確實找母親衛子夫,要來了皇后印璽,發動了兵馬。

丞相劉屈氂聽說,也跑去告訴漢武帝: 太子反了。

其實,漢武帝最初根本不相信太子反了,但前前后后來了好幾批人,都言辭鑿鑿說太子造反。

最終,漢武帝給丞相下令,派他去平叛。

這下,事情就壞了。

丞相帶著 正式軍隊,太子 手上沒兵,他也不能坐以待斃,就去找有兵權的將軍求救……

漸漸的,事情就 失控了。

最終,走投無路的太子劉據是主要人物,給了印璽的皇后衛子夫是重要人物,劉據的妻妾、兒子兒媳關系太近,都沒有好下場,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衛伉被牽連,衛氏一族基本滅族,丞相公孫氏也被抄家……

這場禍事,算上無辜的宮人和百姓,牽連人數達到數十萬。

后人評價,說漢武帝真是個狠人。

其實,巫ㄍㄨˇ之禍后期,就沒江充什麼事了。

但等一切平息,第二年,漢武帝 忽然回過神,感覺這事不對。

畢竟, 太子如果造反,他跑什麼吖?

征和三年,漢武帝調查后發現,巫ㄍㄨˇ之禍大部分都是江充的鍋,而太子也是被江充害,才鋌而走險,挪用了宮中兵馬,并沒有謀反意圖。

大怒之下,漢武帝下令誅江充全族。

漢武帝的深層目的

乍一看,漢武帝誅江充全族,似乎是知道真相后的震怒。

畢竟,在這場大禍中,漢武帝相伴多年的親人離去的太多。

但是,細看漢武帝在誅江充全族 之前、之后的行為,我們可以發現, 事情并非這麼簡單

第一, 推卸責任,及時塑造和挽救自己的人設。

征和三年,漢武帝發現真相,瞬間百感交集。

他有悔恨,有憤怒,但冷靜下來之后,他更多的,是害怕。

這場禍事,或許不一定是他的本意,但 在天下人看來,就是他 處心積慮

他賢明一生,晚年,卻如此喪心病狂,全無仁德,必然遭受天下人的唾棄。

而這,是一個君王最害怕的事情。

漢武帝不能讓這件事發生,因此,他必須找一個人來背鍋。

背鍋的最好人選,就是江充。

為了更好的甩鍋,他不僅要讓江充背鍋,還要 把動靜弄大

動靜越大,就代表他越生氣,就等于是在昭告天下: 自己是被蒙蔽的,他不是一個狠辣誅妻、誅子的君王,而是一個被欺騙、喪妻喪子的可憐人。

他要向天下人昭告他的憤怒,而 極端憤怒之后,天下人會認為他 可憐到了極點

《資治通鑒》: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臺于湖,天下聞而悲之。

后來,漢武帝在湖縣(劉據自我了結地)修建了一座思子宮。此時,天下人對漢武帝的態度,直接由原來的 怒憤、不平,轉為了 悲痛、甚至還有 同情

此時,巫ㄍㄨˇ之禍的責任,被轉移到了江充等人的身上,而漢武帝,依然是 民眾愛戴的帝王。

巫ㄍㄨˇ之禍鬧得太大,漢武帝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只要漢武帝不傻,懂得權衡利弊,滅江充全族,就勢在必行。

第二, 穩定朝局,不給有歹心的人留借口。

皇后、太子、后宮、前朝官員,幾乎都被涉及,上層官員和普通百姓,都受到了牽連。

巫ㄍㄨˇ之禍后,大漢王朝 傷筋動骨,朝臣 人心惶惶,百姓 惶恐不安

當這一切被證明是 一場錯誤,漢武帝就必須要用一個大舉動,來 穩住朝局

必須向朝臣們和天下人 表明態度,釋放 和平穩定的信號,以 避免一系列舉著「清君側」旗號,而意圖謀反的起義。

漢武帝 深知這一點,在誅江充全族的同時,他 還對田千秋的上奏大加贊揚,并把他升為了大鴻臚。

田千秋其實并沒有做什麼,他只是委婉地替太子喊了冤。

其實,早在征和二年,就有人為太子喊冤,甚至還愿意以性命擔保。

但漢武帝根本不理。

而田千秋只是委婉勸諫,漢武帝當場給他升官, 讓他當丞相

這一切的差別,只因田千秋的勸誡,出現得 非常合時宜

一邊,壓制江充余黨;一邊,重獎田千秋。

漢武帝表露出來的態度,非常鮮明: 我現在非常懷念太子,你們不要擔心,不要惶恐,誠心勸諫的我會嘉獎,讒言小人我也絕不放過。

這個態度被傳遞出來,臣民就不會惶恐不安,朝局也就穩住了。

那些想要鉆空子的人,也得掂量一下成功機率了。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漢武帝此舉,還有另外2個更深層次的目的。

首先,暗示國家政策的轉變,從「窮兵黷武」到「與民休息」。

此前,漢武帝重用的人,都是酷吏。

如果江充能一直這樣 「奉法不阿」,也就沒有后面的巫ㄍㄨˇ之禍了。

但偏偏他 走歪了,走上了苛刑、苛政的路。

漢武帝尚武,而太子劉據主張仁政。

父子倆觀念不同,漢武帝對此早有不滿, 否則,他也不會在太子還在時,暗指給14個月大的劉弗陵為「堯」。

所以啊,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漢武帝的態度。

巫ㄍㄨˇ之禍后,漢武帝看到了窮兵黷武帶給民眾的慘狀,看到了民不聊生。

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尚武,也深知:如果繼續此前的政策,國家將難以為繼。

于是,他做出決定,要 休養生息

想要轉變國家風向,漢武帝必須要帶頭。

所以,將江充等人滅族,漢武帝處置的, 不僅是巫ㄍㄨˇ之禍的罪臣, 更是「嚴苛執法」的反太子派、主戰派。

其次,為哀痛詔——輪臺詔做鋪墊。

「輪臺詔」是漢武帝的哀痛之詔書,也是他的罪己詔。

征和四年,漢武帝發布輪臺詔。

在詔書中,漢武帝對自己所作的諸事進行 反省,言辭懇切,并且指出 國家安定的重要性, 痛斥部分臣子主張將戰爭繼續升級的屯田輪臺的計劃。

班固評價輪臺詔,是 仁圣之人的后悔書

「是以末年遂棄 輪臺之地, 而下哀痛之詔, 豈非仁圣之所悔哉!」(取自《漢書·西域傳》)

可以說,輪臺詔,是漢武帝末期乃至漢昭帝早期,西漢休養生息的關鍵轉折,也是「 昭宣中興」的源頭。

此時,距離巫ㄍㄨˇ之禍已經兩年。

這期間,漢武帝為輪臺詔的頒布,做了許多準備, 滅江充族人等就是其的重要一環

在情感上,漢武帝先平息朝臣、民眾怒火,獲得同情和原諒;

在政策上,漢武帝給大臣們暗示了方向,開始提拔主和派的官員;

在心理上,漢武帝也給了自己時間,去 理解和承認:劉據的觀念更適合當下的大漢……

不得不說,雖然漢武帝有巫ㄍㄨˇ之禍的敗筆,但是 暮年的他依舊有謀略、有遠見

巫ㄍㄨˇ之禍后,漢武帝做的每一件事,都暗藏深意。

歷經動蕩的西漢,在他的手上開始 休養生息,百姓的生活也 開始恢復

只不過,已經隕命的衛子夫再也不會回來。

不知道,垂垂老矣的漢武帝,有沒有過一絲后悔,和對妻子的懷念。

那「思子宮」中的「子」,有沒有半分是衛子夫的名字呢?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