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王朝中,君主永遠是權利最大的人,他們可以決定所有人的生ㄙˇ, 即便是自己的血脈至親,只要是觸犯了君主的逆鱗,最后的結局無非也是ㄙˇ路一條。
畢竟君主的威嚴不容侵犯,大清王朝那麼多的皇帝中,大家最熟知的肯定還是康熙乾隆雍正三位。
雍正一生有十個孩子,最終可以順利長大成人的卻只有四個人,弘時后來因為一些錯誤被削除宗籍,此后余生都在懊惱中度過。也就是說雍正駕崩時,他的身邊只有弘歷、弘晝以及弘瞻三個兒子伺候。
雍正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弘歷,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乾隆。但是同樣都是親弟弟,乾隆皇帝為何厚待弘晝,卻對弘瞻極盡苛責?
在很多人眼中,古代最為可怕的人非皇帝莫屬,甚至還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如果皇帝本身的權利足夠強硬,根本就沒有人敢去挑戰皇帝的威嚴。 畢竟挑釁的后果很有可能是要以自己或整個宗族的生命作為代價。
在很多講述歷史的影視劇中,經常會有一些權臣,他們敢于威脅皇帝,甚至有些還成功了。這在歷史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時根本就沒有人敢這樣做,而且古時百姓對于皇帝有一種天然的敬佩感。
但是世事無絕對,只能說挑釁皇帝的事情不存在,并不能說明這件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清朝的管理制度其實比較權威的,即便如此,依舊有人敢公然挑戰皇權,最重要的是,他最終也沒有受到什麼懲罰,這個人就是乾隆的弟弟弘晝。
有一次負責造幣的官員,剛好鑄造好一大批白銀,準備將這批銀子押送到應該去的位置,卻不想押送車經過弘晝大門時發生了一些意外。
弘晝聽說押送車上裝的是銀子,當時就將車子給攔下來了,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自己最近手頭緊,需要銀子進行周轉。將銀子抬到自己府邸之后,就將大門關上了,不允許任何人將銀子給送走。
負責押運的官員看著眼前的變故非常震驚,他一氣之下就將這件事上報給了乾隆皇帝,希望皇帝能為自己做主。
在奏章中詳細地記載了這次事情的起源,他說弘晝此人實在是無法無天,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朝廷銀車,這不僅是要貪污銀兩,甚至還有造反的可能性。
乾隆一聽這麼嚴重,當即讓人將弘晝帶來,還說這次絕對不會在輕饒弘晝,一定要讓他付出相應的代價。
其實這并不是弘晝第一次犯錯了,他之前就將一個大臣給打了,還是在朝廷上打的,乾隆也知道這件事,卻并沒有追究。
但是弘晝仗著乾隆的寵愛,一直沒有收斂,這次公然跟朝廷作對,甚至還想要將乾隆取而代之。
這在當時絕對是可以按照造反處理的,嚴重一些的話,還有可能會被流放到荒蠻之地,畢竟他身為皇室之子,是沒有辦法株連九族的。
只不過讓乾隆始料未及的是,自己都還沒有出手,他母親就先忍不住鬧起來了。
在宮中鬧著要收拾行李,出宮跟弘晝一起生活。乾隆得知這個消息之后,非常震驚,他知道母親對于弘晝非常喜歡,卻不知道母親已經喜歡到了這種程度。 為了母親的生命安全,他只能放棄自己想要重罰弘晝的想法。
畢竟如果自己將弘晝流放了的話,母親肯定也會跟著。當朝太后跟王爺一起流放,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自己肯定會被天下人唾罵。
乾隆這次只能跟往常一樣視而不見,正因如此,弘晝再次有驚無險地逃過懲罰,自己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還得到一大批銀子。
大家看到這里,肯定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乾隆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敢處理呢?難不成乾隆也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事實真是如此嗎?為什麼乾隆管不了弘晝呢?
乾隆肯定是大權在握的,并且清王朝的皇權在乾隆時期已經處于巔峰狀態。 乾隆之所以會不管弘晝,完全是因為沒必要。
畢竟當時乾隆的位置非常穩固,如果弘晝真的想要造反,乾隆肯定不會心慈手軟,即便是有母親的阻攔,他也不會姑息。最多就是礙于母親的臉面,會將弘晝貶為庶民,不將他流放千里而已。
不要覺得這樣的懲罰對弘晝有些不公,自古無情帝王家,皇帝本身就比較薄情,不然也不會一直稱為寡人了。
而且權勢對人的吸引力很大,如果一直沒有掌握這些權勢,也就沒有多大的感觸,一旦掌控了一定的權勢,在想要丟棄那就不容易了。
乾隆之所以對弘晝如此放任不管,最大的原因還是沒必要,弘晝對于乾隆的大業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所有的皇帝都會忌憚優秀的人才, 畢竟這些人才的名聲很有可能會蓋過皇帝,如此一來就威脅到皇帝的地位了。
但是弘晝此人行事如此荒誕,怎麼可能會有那麼高的名聲呢?他這樣的人,即便是想要謀反,百姓和朝臣肯定也不愿意,沒有人愿意被一個廢物管理著,天下人甚至還會因為他的不自量力而嘲笑他。
而想要將一個人養廢,最好的辦法就是捧ㄕㄚ了。毫無理由的捧ㄕㄚ會讓人飄飄然,缺少自知之明,對于自己的能力沒有足夠的認知,也會變得不思進取。
這樣兩兄弟一對比的話,大家肯定會覺得乾隆為人親厚,對于兄弟比較包容,而且還能將國家管理得很好,絕對是不可多得的曠世奇才。
弘晝當著所有朝臣的面毆打朝廷命官這件事,其實乾隆內心還是比較開心的。弘晝這樣做之后,朝臣肯定不會在選擇投靠他了,肯定會認為弘晝此人不堪重用。
弘晝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自掘墳墓,不給自己留下任何的退路,跟臣子之間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之后想要拉幫結派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能性,更不要說登基為帝了。
最重要的是,放任弘晝的存在,乾隆還可以時刻彰顯自己的大度和仁慈。原本雍正的孩子活下來的就不是很多, 三皇子已經被貶為庶人了,如果在處理弘晝的話,只會讓人覺得自己殘暴。
乾隆其實最開始對弘瞻非常喜愛,還找了很多名師來教導他,對于長大后的弘瞻更是委以重任。 只不過弘瞻仰仗著乾隆的寵愛,開始有些浮躁。
弘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皇子,他對于金錢情有獨鐘。雖然自身比較富有,卻還想要收斂更多的錢財。
對待工作的態度也不認真,有一次圓明園失火,皇室所有人都趕來救火,可是弘瞻明明距離最近,卻來得最晚。趕到之后不忙著救火,居然還跟一群皇子在一旁嬉戲打鬧。
乾隆在徹查高恒時,發現弘瞻也被涉及在內,當時就讓人徹查這件事。
結果還真是拔出蘿卜帶出泥,弘瞻挪用了很多公器,乾隆根本就不允許這樣以權謀私的事情發生。
乾隆非常生氣地將弘瞻訓斥了一頓,還說他的做法讓自己非常心寒。
為了讓弘瞻長記性,乾隆罰他一萬兩白銀,罷免了所有官職,卻不想弘瞻會因此而郁郁寡歡。
其實乾隆對弘瞻如此嚴厲,也是因為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一番成就。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弘瞻的做法已經威脅到了皇位根基,乾隆必須要表態,不然朝廷的威嚴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