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登基后,改年號雍正,是為雍正帝。
長久以來,歷史學家在評價雍正時,常用「職業皇帝」一詞。
在筆者看來,雍正是清朝乃至兩千年封建社會最為瘋狂的皇帝。
雍正在位13年,這位皇帝把封建帝制專權推到最高峰,事必躬親還嫌不過癮,又獨出心裁地創造出密折制度。
如果大家在網絡上搜羅關于雍正勤勉的故事,經常會看到這一句話,「雍正一年僅休息三天,每天睡眠五小時。」
這是真實的歷史嗎?要知道皇帝是九五之尊,雍正有必要如此瘋狂嗎?
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雍正就是如此瘋狂。
只不過,人們理解問題的角度不同。
先舉個廣為人知的例子,雍正在位13年(具體是12年零8個月)期間,批閱20萬件奏折,總批語超過了 1000多萬字。
雍正的批語很有個性,竟然夾雜著白話文,比如批語田文鏡奏折時寫道,「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再比如和年羹堯關系火熱時,雍正直接在奏折中批示,「朕亦甚想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 」、「朕就是一個小氣鬼」、「朕實實想卿」等等,肉麻不肉麻?
據歷史學家統計,雍正平均每年處理的各種奏折達147000件,親自朱批41600多件奏折,有的批語竟1000多字,這比奏折本身內容還要多。
要知道雍正是用毛筆字書寫的,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雍正自己也說過: 「各省文武官員之奏折,一日之間,嘗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親自覽閱批發,從無留滯,無一人贊襄于左右。」
一天要寫3000-4000字,即便放在現今用電腦輸入,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雍正在老爹康熙駕崩第三天就開始工作,要知道當時還是大喪期間。
當時有大臣建議皇帝減少工作量,雍正氣不打一處來,直接下了一道諭旨,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自大將軍以下各路將軍,各省督撫、提鎮及凡有奏折之官員,在京俱有管事之人,若因大行皇帝大事,將本省奏來之折隱匿不奏,斷乎不可,若沉擱或發回,亦斷乎不可。凡具奏者必因有事方奏,若有沉隱停滯,日后發覺,必照大不敬律治罪,著嚴諭伊等在京子弟家人。」
看到沒有,都在披麻戴孝了,依舊在關心工作。
也許正是這樣瘋狂,雍正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為此他想到了服用各種丹藥,讓自己身體處于亢奮狀態,這為他后來暴斃埋下了伏筆。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病重,但他「仍照常辦事」,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
據雍正心腹張廷玉日記中,雍正是七竅流ㄒㄧㄝˇ而亡,這讓他「驚駭欲絕」。
七竅流ㄒㄧㄝˇ,這顯然是中ㄉㄨˊ才會出現的情況,至此雍正亡因也找到,大量服用礦物丹藥中ㄉㄨˊ而亡。
參考資料:《雍正起居注》、《揭秘雍正奏折》、《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