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吳三桂造反,60歲張勇力挽狂瀾,康熙:封侯!乾隆:世襲罔替

吳三桂造反,60歲張勇力挽狂瀾,康熙:封侯!乾隆:世襲罔替
2022/05/13
2022/05/13

清朝康熙十二年(公元1763年)十一月,平西王吳三桂誅云南巡撫朱國治,發動「三藩之亂」。一時間,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相繼被吳三桂占領,吳三桂的叛軍攻入湖南,常德、長沙、岳州、衡州等地相繼淪陷。

南方的八旗將士嚴重腐化、久不經戰陣,見到吳三桂的大旗紛紛抱頭鼠竄,吳三桂的大軍直接打到長江南岸,飲馬長江,銳不可當。

與此同時,陜西提督王輔臣反叛,和吳三桂相互呼應,導致清軍的川陜防線全線崩潰。如果不出意外,只需要數月,吳三桂就可以北上山西,直搗北京。

然而,就在吳三桂志在必得的時候,一位60歲的漢臣站了出來,打亂了吳三桂全盤的計劃,此人名叫張勇,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張勇,字非熊,陜西西安人。他自幼精通騎射,明朝末年,張勇在軍中擔任副將,后來被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二子)招降,被任命為游擊將領,隸屬于陜西總督孟喬芳麾下。張勇曾多次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

順治五年,張勇被任命為甘肅總兵。后來,洪承疇經略湖廣,張勇被洪承疇重用,擔任前線先鋒官,張勇屢次擊敗南明軍,順治帝曾公開稱贊張勇說:「 當今良將如(張)勇者甚少。

為了表彰張勇,順治帝曾賞賜張勇衣冠、甲胄、弓箭,另外加封右都督銜。因張勇長期鎮守甘肅,抗擊外番,功勛卓著,康熙三年,加封張勇為太子太保銜。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還鄉,康熙趁此機會提出削藩。

當時康熙年僅20歲,血氣方剛,而吳三桂顯得更加老道,吳三桂一方面上書表示愿意撤藩,另一方面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起事。

九個月后,就在康熙自鳴得意的時候,吳三桂突然舉起「反清復明」的旗幟,誅云南巡撫朱國治,發動叛變。因吳三桂封鎖消息,直到兩個月后,康熙才知道吳三桂已反,倉皇派兵應對。

吳三桂在云南經營14年之久,根基甚深。再加上他準備多時,因此在反叛之初,吳三桂的大軍銳不可當,連下貴州全勝,湖南大部也被吳三桂攻下。

當時駐守南方的八旗將士過慣了太平日子,驟然面對吳三桂,除了抱頭鼠竄,沒有第二個選擇。

在吳三桂占領云南、貴州,四川和湖南大部后,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之信也分別從福建和廣東加入反叛的行列,一時間,清朝南部風聲鶴唳,半壁江山已失。

除了「三藩」外,吳三桂還積極聯絡全國范圍內的漢族將領,邀請他們一起反叛。

當時參加反叛的將領有廣西將軍孫延齡、陜西提督王輔臣、河北提督蔡祿等,再加上台灣的鄭氏集團渡海而來,任康熙有三頭六臂,也應付不來。

陜西提督王輔臣幾乎是第一批響應吳三桂反叛的清朝將領,王輔臣出兵直接占領陜甘要沖之地——平涼,然后南控巴蜀,東進山西,為吳三桂打開一個較大的真空地帶。

按照吳三桂的設想,他的大軍從四川進入陜西,再從陜西攻打山西,然后就可以直下北京。

兩年之內,就能奪取天下。然而,吳三桂的計劃很豐滿,現實卻很不樂觀,因為他遇到了一個「不速之客」,此人就是60歲的甘肅提督、太子太保張勇。

其實,張勇是漢族人,吳三桂反叛時曾派使者聯系張勇,希望張勇能夠「舉甘肅之義兵東進」,沒想到張勇直接把吳三桂的使者送給了康熙,但康熙當時只信任滿族將領,并沒有派張勇前去平叛。

到了康熙十四年,三藩之亂局勢最嚴峻的時候,康熙手中無牌可用,才任命張勇為靖逆將軍,率軍阻擊叛軍,并給張勇「便宜行事」的權力。

張勇接到圣旨后,率軍兩萬連夜奔襲,連續收復河州、臨洮兩座關卡,然后又在隴西擊敗王輔臣,解救被王輔臣圍困已久的董額(多鐸之子,封貝勒)。

吳三桂得知北線失利,連忙派大將吳之茂率軍北上援助王輔臣,張勇得到消息后,和趙良棟等人聯兵,力挫吳之茂。待到康熙派大將軍圖海趕來,終于擊敗王輔臣,陜甘諸地皆盡收復。

張勇的出現,成功遏制了吳三桂的北進計劃,成為收復陜甘的頭號功臣。王輔臣和吳之茂失敗之后,吳三桂徹底受挫,「三藩之亂」從吳三桂全面進攻(第一階段)轉移到兩方相持階段(第二階段)。

康熙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清軍也借此機會逐漸恢復戰斗力,最終平息了叛亂。

《清史稿》曾評價張勇:

「勇身經數百戰,克府五、州縣五十……為古名將,允哉!」

在清史上,平定三藩之亂的功臣很多,在漢臣中,以張勇、趙良棟、孫克思、王進寶四人功勛最大,因這四人的祖籍都在黃河以西,因此被人譽為「河西四漢將」,張勇居四人之首,也是四人中唯一被封侯的漢將。

三藩之亂平定后,康熙復盤整個戰爭的過程,認為張勇的作用非常關鍵。康熙召張勇入朝,張勇當時已經年近古稀。

康熙嘆曰: 「若漢將皆如張勇,何愁大清不安?」

康熙加張勇太子太傅銜,并且封為一等靖逆侯。張勇接到圣旨后,十分激動,因為在康熙朝,被封侯的漢將極少。

乾隆年間,乾隆高度贊賞張勇的功績,將張勇的一等侯爵定為世襲罔替。(康熙年間被封侯的漢臣,世襲罔替者僅有二人,一人是張勇,另一人是收復台灣的施瑯。)

康熙二十三年,張勇甘州病重,康熙聽聞后,連夜派太醫騎驛馬前去給張勇治病,為了不耽誤太醫的行程,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嚴令沿途驛站保證太醫的戰馬和物資保障。后來張勇去世,康熙追贈其為少師,謚「襄壯」。

下圖為張勇墓前的石獸:

不管是在哪個朝代,不管是哪個民族,對中華民族的統一有著巨大歷史貢獻的人,都應該被歷史銘記。「河西四將,以勇為冠」,張勇的功績,應該被銘記史冊。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