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大漢帝國的第一任丞相蕭何去世了,他不僅沒有過多悲傷,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準備去京城過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卻告訴家眷說自己即將成為新任丞相,這個神奇的人就是漢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參。
曹參在大漢帝國的丞相寶座上,僅僅坐了三年時間,隨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時間里,幾乎沒有什麼新的改變,反而是成天吃喝玩樂,可就是這樣一位以喝酒為樂趣的丞相,卻成為漢朝歷史上大家都稱贊的賢相,這是為何呢?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即將離世,在病床前的呂雉問劉邦:「陛下百年之后,蕭相國也活不久了,蕭相國走后誰能代替他的位置呢?」奄奄一息的劉邦說出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是曹參。
其實劉邦在生前已經考慮過自己ㄙˇ后的丞相繼任人選了,在蕭何之后就是曹參。曹參這個人原本就是蕭何的下屬,后來與蕭何兩人一起追隨劉邦創業,只是蕭何后來主要負責的是謀略以及管理方面的事情,而曹參則主要是上戰場ㄕㄚ敵,就連劉邦最后封功臣的時候,也是蕭何排在第一,曹參排在第二的,足以見得曹參在劉邦的心里,還是頗有地位。
在劉邦去世之后,由于當時的蕭何尚且安在,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再加上呂雉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對劉邦留下來的功臣開始進行洗盤了,所以曹參最后被呂雉安排到齊國去擔任齊王劉肥的相國去了。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從小就和劉盈一起長大,所以與劉盈關系比較好,在后來劉盈已經成為皇帝之后,有一次呂雉設宴款待劉肥,結果在宴席上劉盈以兄長之禮來對待劉肥,因此引起呂雉的不滿,呂后想要用毒酒毒ㄙˇ劉肥,結果劉盈端起酒杯要和劉肥干杯,呂雉連忙將劉盈酒杯打落,劉肥看到之后也就明白呂雉的意思了。
經過這次驚嚇,劉肥回到齊國之后,立即把自己的封地拿出一塊來送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同時還尊稱魯元公主為「齊王太后」,意思也就是認了自己的妹妹當干媽,劉肥靠著這一招才躲過呂后對自己的毒害,在回到齊國之后,再也不敢出來,只想全力以赴發展齊國,讓自己的封地強大起來才是王道。
當然了,劉肥回到齊國之后,其實沒有幾年就去世了,后世都認為劉肥是被驚嚇過度,我覺得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在劉肥去世之后,齊國基本上就是全部交給曹參在經營管理了,在齊國當相國的九年時間,可以說是曹參最為輝煌的九年時間。
曹參十分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治理齊國能力尚且不足,所以就廣招天下優秀人才,希望大家給自己出謀劃策,可是一旦人多了,思想和意見就無法統一,眾說紛紜,曹參也無法確定誰說的才是最有道理的,為了幫助自己定奪這些意見,曹參后來去拜訪了人們提到的一個世外高人。
這個高人名叫蓋公,是一個專門研究黃老學說的世外高人,門下有很多厲害的徒弟在曹參那里任職,所以這些徒弟才會不斷推薦蓋公,曹參聽說天下有這麼厲害的人之后,就迅速去拜訪蓋公,詢問自己應該如何治理好齊國。
蓋公人狠話不多,只是告訴了曹參9個字:「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曹參仔細思索一番之后,恍然大悟,連忙把蓋公請出山幫助自己治理齊國,在蓋公的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之下,齊國確實發展迅速,人們對曹參這個想法贊不絕口,賢相的名聲因此遍布天下。
就在曹參以為自己一生可能都要在齊國呆下去的時候,大漢帝國的第一任丞相蕭何去世了,此時曹參已經在齊國當了九年相國,在蕭何去世之后,他不僅沒有過度悲傷,反而叫自己的家眷迅速收拾行李,家眷對此十分不解,曹參卻告訴家眷自己即將去京城擔任相國了。
確實如此,曹參沒有猜錯,在劉邦去世之前就已經說過要讓曹參接替蕭何的班,所以在蕭何去世之后,劉盈沒有忘記父親的安排,就迅速安排曹參去上任接替蕭何,畢竟偌大一個大漢帝國,可不能一天沒有丞相,要不然很多事情都無法運轉起來。
曹參來到京城擔任丞相之后,不再像以前在齊國那麼積極了,上任之后不僅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那種激情改革,也沒有什麼大的動靜,甚至就連朝廷中的很多事情,曹參都不太過問,而是讓其處于一種自然發展的狀態。
不僅如此,在曹操上任之后,還把一些能說會道的官員辭退回去,而是任命了一些少說話多做事的官員,曹參這些怪異的行為讓很多人不解,當人們打算去勸誡曹參的時候,曹參立馬又想出一些新的辦法來堵住這些人的嘴。
這個辦法就是請人喝酒,曹參開始越來越多地喝酒或者舉辦各種喝酒的宴會,那些想要勸誡自己的大臣,只要去到曹參那里,就會被曹參瘋狂灌醉,最終什麼也沒有說便離開,久而久之,很多官員也就不敢去找曹參了,因為實在被醉怕了。
眼看曹參成天不務正業,而且喝酒喝得越來越厲害,不僅自己喝酒,下屬也跟著曹參一起喝,劉盈突然之間覺得曹參這個丞相怕是名不副實,于是就找到自己身邊負責照顧自己的官員曹窋(曹參兒子),打算安排他回去旁敲側擊一下自己的父親。
曹窋迅速回家,打算好好和父親曹參暢談一番,就在自己剛打算說重點的時候,曹參就已經明白曹窋這次來的目的了,于是不僅沒有讓曹窋繼續說下去,反而是叫人打了曹窋200個板子,打得曹窋措不及防,打完之后,曹參還告訴曹窋:「你只需要在京城照顧好皇上,其余的事情不要多管。」
曹窋把曹參對自己的這些情況回去如實告訴劉盈,劉盈終于徹底坐不住了,皇帝親自派去勸誡的人,曹參都敢打,看來這個丞相不得了,自己一定要去會一會曹參,劉盈親自出馬,去詢問曹參打曹窋的原因與理由。
曹參不慌不忙,不僅沒有直接回答劉盈問題,反而問了劉盈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問劉盈:「和高祖比起來,陛下覺得自己在英明神武方面如何呢?」
劉盈聽說拿自己的老爸劉邦和自己比較,連忙搖手說道:」我肯定沒法和高祖比較啊。」說完之后,曹參繼續問劉盈:「那陛下覺得我和蕭相國相比,誰更厲害一點呢?」
劉盈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回答曹參:「大概還是蕭相國要強一些吧。」劉盈不敢太肯定,怕傷害了曹參幼小的心靈,可是他沒有想到,事實上曹參就等著他這樣回答呢,于是在劉盈話音剛落的情況下,曹參就開始補充了:「我也覺得陛下說得對,高祖與蕭何定天下,他們制定的那些法令規則,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們沒有辦法制定更好的東西出來,那又何必折騰,繼續沿用他們制定的法令來管理國家不就可以了麼?」
劉盈聽完曹參的話,恍然大悟,從此以后再也沒有找過曹參麻煩,曹參就靠著沿用蕭何時期制定的那些法令,繼續管理大漢帝國,在曹參的無為而治之下,大漢帝國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雖然曹參僅僅在位三年時間,并且三年時間看起來都在吃喝玩樂,可是曹參對大漢帝國的建設,還是功不可沒的,因此得以被后人稱之為漢唐八大賢相之一。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很多事情,并不是一直改變就是最好的,在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根據現實情況來進行分析,當自己都明白別人提出來的方案比自己的更好,又何必浪費時間去大力改變什麼呢?承認自己的不足并且接受別人的優點,其實并不是自己無能的表現,反而是一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