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子朱標ㄙˇ后,朱元璋就一直培養朱允炆作為王位繼承人,臨終前,朱元璋為了防止藩王做大,就給朱允炆安排了一個托孤重臣,這位重臣擁兵40萬,卻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還把朱允炆給坑慘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62歲的時候,太子朱標去世了,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步入晚年,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交由后代來管理,于是他在接班人這個問題上苦思良久。
其實要說選誰做儲君,燕王朱棣明顯是個合適的人選,朱棣文韜武略,在疆場上也是戰功卓越,而且他還能鎮得住手底下那幫人,所以選他做儲君最合適不過了。
但朱元璋始終走不出太子朱標去世的痛,于是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作為儲君,也為后面的朱棣反叛埋下伏筆。
其實論治國才華而言,朱允炆并不比朱棣差,他剛登基之時就將「變法維新」提上了日程,同時還主張方孝孺的法制思想,摒棄了朱元璋的「重典治吏」的政策。
也就是說他放棄了朱元璋時代的嚴苛刑法,讓百姓們得以休養生息,官員們得以盡心執政,如果放在和平年代,那朱允炆也算得上是一枚妥妥的明君。
可他錯就錯在了削藩這個問題上,要知道那時候的邊疆地區都是藩王們鎮守,他的叔叔們一個個都擁兵自重,而朱允炆這人比較頭鐵,一上來就削藩,那藩王們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了。 所以從朱允炆開始削藩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一場腥風血雨的到來。
其實在朱允炆上位之前,朱元璋為了讓朱允炆坐穩王位,也是做足了準備,他曾經血洗半個朝堂,ㄕㄚ掉了一半開國元勛,因為他怕這些人勢力太強,朱允炆鎮不住他們。
雖然大臣問題是解決了,但朱元璋還有那麼多兒子,這些兒子在地方上做久了藩王,自然會覬覦皇帝的位子,朱元璋拿他們沒辦法, 畢竟虎毒還不食子,你要他ㄕㄚ掉自己的兒子,那肯定不可能。
但是有什麼辦法可以在自己撒手人寰之后讓孫子朱允炆穩坐皇位呢?
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一直遵紀守法,而且很聽自己的話,不會做欺君犯上的事情,他就是自己最寵愛的女婿——梅殷。
話說朱元璋雖然戎馬生涯、心狠手辣,但對馬皇后卻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正因如此,朱元璋對馬皇后所生的寧國公主特別寵愛,從小就進行精英式教育, 有啥好的資源都優先提供給寧國公主,待寧國公主成年之后,為了給她挑個好夫婿,朱元璋更是煞費苦心,把周圍的王公貴族都看了個遍,終于有一個小伙子入了他的眼。
這個人就是梅殷,梅殷是大明開國功臣梅思祖的侄子,因為人長得帥,又好文書武略,所以特別招人喜歡,放到現在妥妥的一枚優質青年, 當年朱元璋就是看中了他的才華,于是把他納為駙馬爺,隨后把寧國公主嫁給了他。
因為梅殷不是自己的兒子,所以無法威脅到朱允炆的皇位,由他來托孤最合適不過了, 于是朱元璋把梅殷叫過來,叫他協助朱允炆守好這大明江山。
朱元璋ㄙˇ后,朱允炆順利。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允炆也不例外。在他登基后,時常擔心自己的叔叔會對自己圖謀不軌,每天戰戰兢兢地上班,再加上朝中權臣的煽風點火,于是便開始削藩,以限制叔叔們的權力。
藩王們一聽到小侄子「削藩」,頓時不樂意了,一個個的想要起兵造反,其中以燕王朱棣最為強勢,而且朱棣在藩王中最具雄才大略,早就對皇位虎視眈眈了。
而此次朱允炆地「削藩」確實是觸動了朱棣的「逆鱗」, 于是朱棣帶領幾十萬大軍,包括寧王的八萬甲兵和朵顏三衛,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
眼看朱棣大軍即將來襲,朱允炆趕忙撥給梅殷40萬大軍,叫他去淮安阻擊朱棣,朱棣帶兵打到淮安后,派使者過去投石問路,希望梅殷能歸順與他。
梅殷直接割掉了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只留了一張嘴給朱棣帶話,說他不遵守君臣之道,寡廉鮮恥。 朱棣看到這副情況,覺得梅殷實在是油鹽不進,憤怒之余又拿他沒辦法,畢竟梅殷手握重兵。
此時朱棣心生一計,他計劃換條進攻路線,繞道而行,而后向南京進攻。這一路上果然沒有多少抵抗。
其實按理說手握重兵的梅殷應該出手阻止朱棣,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梅殷居然按兵不動,既不在路上圍困朱棣,也不回南京保衛朱允炆,反而在淮安一直躲著,直到朱允炆兵敗人亡。
梅殷的如此舉動不禁讓人感到奇怪,畢竟身為朱元璋欽點的托孤大臣,竟敢公然違背太祖遺訓,對南京的圍困視若無睹,看著朱允炆被朱棣給滅了,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梅殷如此中立呢?
其實要想知道梅殷按兵不動的原因,就得從他的叔叔梅思祖說起。梅思祖是明朝開國大將,本來已經快退休了,誰曾想被胡惟庸案所牽連,不僅子孫被ㄕㄚ,自己的墳墓也被挖開,此等慘狀,梅殷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所以當朱棣起兵造反時,他不想幫朱家人任何一方,朱允炆也好朱棣也罷,讓他們自相殘ㄕㄚ好了,最好能同歸于盡,于是梅殷便辜負了朱元璋的信任,放任朱棣攻打南京城。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梅殷是朱棣能成功稱帝的關鍵,正是因為他的坐視不管,才導致朱棣大舉進軍南京,把朱允炆坑慘了。
那麼,梅殷后來的結局如何呢?
有意思的是,朱棣后來雖然稱帝了,可是梅殷始終不肯歸順于他,而是一直ㄙˇ守淮安。
朱棣看到這種情況后,便想了一個辦法,他讓自己的姐姐,也就是梅殷的妻子寧國公主咬破手指,寫一封血書寄往淮安,以此來打動梅殷。
果不其然,梅殷在看到妻子的血書后,一時間淚流滿面,甚至吵著要自ㄕㄚ, 還好被邊上的大將攔住了。
最后,梅殷無奈之下只得進京。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朱棣顯然不是一個大度的人,當梅殷的兵權被稀釋得差不多的時候,朱棣看時機已到,準備下手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根據《明史》記載,有一天梅殷在上朝時被人推下笪橋淹ㄙˇ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朱棣心狠手辣,這一點和他的父親朱元璋很像。 而朱允炆的軟弱無能和梅殷的言而無信也讓他們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