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明星
綜合推薦
動漫影音
    
《禮記》:吃相,決定一個人的品相
2022/03/14

吃相,也叫「食相」,指的是吃喝時的姿態和禮儀。

俗話說:「什麼吃相,什麼人。」

通過吃相,容易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教養和性格特點。

吃相,暴露了你的品相。

吃相,體現你的教養

每個人的吃相都各不相同,因此古人也造出了許多成語,來形容吃相。比如,狼吞虎嚥、饑不擇食、囫圇吞棗、大快朵頤、溫文爾雅、細嚼慢嚥…

《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由此可見,人類最早的禮儀,是從飲食禮儀開始的。

從小,父母便會教育子女「食不語,寢不言」、「長輩先動筷,晚輩才動筷」、「不能扒翻,專挑自己喜歡的菜」、「不能拿筷子敲碗」。

這些微小的行為習慣,也會成為一個人教養的體現。

過去,在舊上海,有一個富翁,一直沒有孩子,就領養了一個孤兒,當成一個「富二代」來培養。

孩子到了十八歲,過生日的時候,在眾賓客面前跳舞,彈鋼琴,表現得很像世家子弟,但是宴會的時候,他拿起筷子向自己的胸口一戳,對齊了,開始夾菜。

這個不經意的動作被一個老太婆看到了,她對身邊的人說,這個孩子應該是叫花子出身,因為叫花子在街上要飯,沒有桌子凳子,只能在胸口上對齊筷子。

飯桌上的習慣其實就暗藏于骨子裡,你的每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看在眼裡,影響著他人對你的總體評價。

所以,古代的相士也總結出了很多「識人」口訣,從吃相中判斷人是否有貴相。

比如:「食少而肥者性寬,食多而瘦者性亂;食急者性暴,食緩者性和」「坐欲端莊,首欲平正;急而不暴,遲而不緩,遲急應節者,貴相也。」

總之,吃相優雅的人,教養不會太差。

吃相,藏著你的人品

《管子》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在困難年代,人人都吃不飽,見到好吃的食物如同餓狼撲食一般,誰有空去談什麼餐桌禮儀?但是現在,生逢盛世,就算不都是大富大貴之家,也都能頓頓有飯吃。

而人在吃飯的時候,往往是最輕鬆的時候,這時候潛藏在表像以下的一些東西就會體現出來。

馬未都曾在節目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跟兒子及其朋友吃飯,回家的路上,父親跟兒子說:「我覺得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

兒子感到很詫異,這個朋友是在生意場上認識的,合作過幾次,印象還不錯,便問:「為什麼?」

父親回答:「雖然我對他不甚了解,但從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個怎樣的人。你看他夾菜有個習慣動作,喜歡把筷子插到菜裡翻上來,扒拉兩下夾起自個兒的菜,根本不顧及別人,這種人很自私。」

兒子反駁道,「因為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習慣也就各不相似,總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吧」。後來依然和朋友交往,結果這個朋友因利忘義,棄他而去。

認真觀察不難發現,點菜時能照顧大家的口味,在飯局上懂得照顧桌上其他人,而且吃相溫文爾雅的人,往往都會在工作生活中是個負責穩妥的人。

相反地,一個人在用餐的過程中只按照自己的好惡夾菜、不顧及別人感受的人,基本上都是自私自利,不值得深交的人。

吃相,顯露著行事風格

上海向來注重餐桌禮儀,在上海方言裡,常用「吃相難看」,來形容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不擇手段、不講規矩。

這兩年,「吃相難看」也成為了網路熱詞。

絕大多數的小孩,吃相都不好看。而且孩子越小,犯錯的頻率就越高。

這是因為動物本能如此,餓了就要吃,吃自己喜歡的,而且一定要吃飽,不會顧及別人。

所謂的「修身養性」,就是用「反自然」的形式,去除或者克制身上的動物本能,成為一個合乎社會規范的文明人。

網上有人總結過一套「自助餐識人法」:

有人狼吞虎嚥,生怕自己吃不回來本兒,這樣的人的格局往往小,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有人把盤子堆得滿滿的,看到好吃的就要拿,最後吃不完,剩下一大堆,這樣的人做事沒分寸,不知輕重;

有人則非常有節制,既能吃飽吃好,也沒有浪費,這樣的人通常會量力而為,做事有分寸……

要想吃相不難看,就不要在利益面前太貪吃,不要想著自己利益獨佔,不要想著不能便宜了別人。

要想吃相不難看,就要明白自己做事的精神原則和尊嚴底線,做好捨棄一定利益的準備。

餘生,做一個吃相好的人,吃飯不急不慢細細品味,做事有條不紊不急不躁,成為有修養、有風度的精神貴族,從容優雅而愉悅的生活。

孫怡人設崩塌,辟謠后再被拍到與戀綜男出行,足足比男方大了7歲
2023/09/26
香港知名女星遭質疑被富商包養,演藝工作少,還頻繁出國旅游
2023/09/26
恭喜!TVB前知名女星新戀情浮出水面,飛機師男友租跑車表達愛意
2023/09/26
TVB前花旦近況曝光!曬捷運自拍照狀態佳,國外進修每年花兩百萬
2023/09/26
貓熊添添、美香與小奇跡12月7日回國,即將結束旅居生涯。
2023/09/26
《好事成雙》顧許到最后都沒弄明白,當年他輸給衛明的真正原因
2023/09/26
《好事成雙》黃嘉儀未婚先孕后才明白,衛明對她的好充滿算計
2023/09/26
女性進行婦科檢查,只需B超就行?這5種檢查,恐怕B超不能代替
2023/09/26
偽裝者女主控訴被胡歌砸斷鎖骨,遭劇組封口,前后說辭不一引爭議
2023/09/26
研究發現:過度運動,患心血管病風險飆升86%!別不當回事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