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三大重臣明珠,索額圖,佟國維都出身顯貴。他們不僅出身于滿清八旗中的上三旗,且都是皇親國戚。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康熙一朝,都憑著卓越不凡的才干和能力,得到了康熙的倚重,從而在朝堂上權勢顯赫,位極人臣。
然而這三位重臣的結局卻各不一樣,其中明珠和索額圖的結局都十分悲慘,佟國維雖然也受到打壓,但是由于他有個絕妙的布局,因此,他不但得以善終,ㄙˇ后更是獲得極大哀榮,這是怎麼回事呢?
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先要把三個人的生平概述一下。
(納蘭明珠劇照)
納蘭明珠是滿洲正黃旗人。
在等級森嚴的清王朝,滿洲八旗也有上三旗、下五旗的尊卑之分。
八旗子弟的升遷不靠科舉考試,而是通過侍衛、筆帖式進入仕途,而上三旗的升遷更優于下五旗。
康熙親政的時候,明珠是御前侍衛。
無疑這是個好差事,這意味著明珠不僅能接近康熙,搞好關系,同時也能有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的才干。
除此外,康熙最為寵愛的慧妃亦是明珠的堂侄女。論輩分,明珠得是康熙的親姑父,就憑這個關系,康熙對他都會信任有加。
康熙親政的時候,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
一是朝堂上有鰲拜當權;二是三藩勢力日壯;三是周圍的少數民族和藩國并不真心臣服。
所以,康熙想要鞏固政權,必須要找一個既有能力,又能信任的得力助手。
明珠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在康熙親政后,明珠便得到了重用。明珠在政治上很有前瞻性,同時他還是一位很有謀略的將領。
比如,康熙提出裁撤三藩時,朝臣們多認為風險過大,因此反對者眾,但明珠卻贊同撤藩,并表示三藩勢力強大,撤藩雖然會引發動亂,但先發制人比被動挨打要好,至少不至于讓三藩積蓄更多力量。
不僅在裁撤三藩一事上,明珠擁護康熙,在收復台灣和抵御沙俄等重大事務上,明珠都對康熙的決策也是積極擁護。
同時,他還給予了不錯的建議,幫助康熙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從而鞏固了康熙的政權。
明珠的才干和忠心得到了康熙的贊賞,從而他得到了康熙的倚重,官職也不斷累遷,最終成為權傾一時的朝廷重臣。
(索額圖劇照)
同樣出身于滿洲正黃旗的赫舍里·索額圖則更加顯貴。
索額圖的祖上是滿清開國功勛,他的父親索尼是康熙的四大顧命大臣之首,在朝中顯赫無比。
同時,索額圖還是康熙第一位皇后孝誠仁皇后的叔父。
皇親國戚出身的他自然在仕途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索額圖也是康熙親政后崛起的權臣之一。
康熙親政第一個阻力就是鰲拜。
為了能除去鰲拜,已經從侍衛升任為吏部右侍郎的索額圖甘愿辭掉職務,又重新回到康熙身邊做了一等侍衛,并用計智擒鰲拜,幫康熙除去了心頭大患。
此外,在裁撤三藩的問題上,索額圖雖然是反對派,但在平定三藩之亂時,索額圖積極出謀劃策。他的許多建議得到了康熙的采納,在平定三藩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此外,噶爾丹叛亂和與沙俄的談判中,索額圖都有不錯的表現,因此他在統一全國的大業及鞏固康熙政權中,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再加上孝誠仁皇后又深得康熙寵愛,且又育有太子胤礽,因此康熙對索額圖更是另眼相看,不僅肯定了他的功勞,且對他極為器重。
因此,索額圖在朝堂上,亦是位極人臣,有著極大的聲望和影響力。并與明珠并稱為「索相」和「明相」。
(佟國維劇照)
比起明珠和索額圖,有著「佟半朝」名號的佟國維則來頭更大。
佟國維出身于遼東名門望族佟佳氏,祖上亦是滿清開國功勛,此外佟佳氏亦和愛新覺羅氏有著源遠流長的姻親關系。
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之所以能崛起,就因為迎娶了佟佳氏·哈哈納扎青。在得到佟佳氏的資助后,才有能力招兵買馬,壯大了實力。
到佟國維的時候,佟家出了兩位皇后,一位就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另一位則是康熙的繼皇后孝懿仁皇后。
佟國維是孝康章皇后的幼弟,亦是孝懿仁皇后的生父,論輩分,康熙得稱佟國維為舅舅。
佟國維在平定三藩之亂中,曾識破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陰謀叛亂,并率兵平息,為平定三藩之亂立下了功勞。
此外,在兩次平定噶爾丹叛亂中,佟國維先在攻打烏蘭布通的戰役中,憑著驍勇和謀略,取得了大捷。后來在第二次出征時,擊敗噶爾丹。可以說,佟國維為全國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康熙對他的信任與日俱增,不僅得封一等公,還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及議政大臣等重要職務。
(康熙劇照)
那麼,三位權臣又都有著怎樣的結果呢?明珠成為朝廷重臣后,他一改往日的謙和謹慎,反而利用康熙對他的信任,在朝中結黨營私,貪污受賄。
康熙為了制衡明珠,對索額圖也多有重用。
明珠表面謙和,又善于籠絡朝臣,而索額圖卻驕橫傲慢,因此在黨爭中,索額圖處處落于下風,甚至就連康熙也數次對索額圖進行敲打。
盡管如此,明珠的所作所為卻也讓康熙忌憚不已。
康熙二十六年,有人向康熙密報明珠賣官鬻爵,把官位都賣完了。
康熙經過調查,發現事情屬實,且官員懾于明珠的權威,竟無人敢彈劾他。
這件事對康熙觸動很大,不久后,他便革去了明珠的官職。盡管噶爾丹叛亂時,曾恢復了明珠的官職,但直到明珠病逝,康熙都再也沒有重用過他。
索額圖的仕途受其性格影響,也是一波三折。盡管他和明珠的黨爭一度讓朝堂失控,但他始終還在權力的中樞地位。
真正讓索額圖身敗名裂的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之爭。
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自明珠失勢后,他在朝中便一家獨大。
要知道索額圖可是三代為相,在朝中的根基更是牢不可破,而索額圖又與胤礽極為親密,是太子黨中的靈魂人物。因此朝中大臣出于政治站隊,多被拉攏成了太子黨中的一分子。
如此一來,胤礽羽翼漸豐,而康熙又身康體健,這讓做了近30年太子的胤礽漸漸沉不住氣,以致做出了忤逆之事,讓康熙對他日漸不滿。同時也對索額圖的背叛愈發憎恨。
胤礽被廢后,康熙對太子黨進行了殘酷的打壓,而索額圖首當其沖。康熙不僅將其活活餓ㄙˇ在囚牢之中,還在他ㄙˇ后,給他下了「誠本朝第一罪人也」這樣的定棺之語。
(九子奪嫡)
和索額圖一樣,佟國維也卷進了奪嫡之爭。佟國維在康熙廢黜太子胤礽后,為了不陷于奪嫡風波,主動告病辭官。
然而,隨著奪嫡風波愈演愈烈,已經辭官在家的佟國維還站到了皇八子胤禩一邊,并在公推新太子時,和馬齊等大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
佟國維在朝中頗有影響力,眾人見此,也紛紛保奏胤禩。
這樣一來,康熙感覺到皇權再次受到威脅,于是狠狠訓斥了佟國維一番。
好在佟國維主動請罪,且在康熙打壓胤禩一黨時,他又多有出力,因此康熙并沒有太過苛責他,但想再得到康熙信任,卻也是沒有機會了。
由于佟國維沒有鑄成大錯,又是康熙生母的弟弟及孝懿仁皇后的父親。看在這樣的面子上,直到佟國維病逝,康熙都沒有再追究他的罪責,不過畢竟還是對佟國維不滿,所以佟國維去世,并沒有得到謚號等榮譽稱號。
好在佟國維還是很有政治手段,他早在站隊的時候,便讓兒子隆科多站到了皇四子胤禛一邊。
果然,胤禛在奪嫡之爭中成為一匹強勁的黑馬,而隆科多也因為擁立有功,在胤禛繼位后,成為股肱之臣。
胤禛為表達對隆科多的器重,在繼位不久便追贈佟國維太傅,并追謚「端純」,且手書「仁孝勤恪」,讓人表于佟國仁的墓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