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為何要除掉母親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2022/07/27

薄昭的事情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如果權力沒有限制,都會犯錯誤。

薄昭是薄姬的弟弟,也是漢文帝劉恒的親舅舅。早年劉恒被封為代王以后,由于薄姬生性淡薄,不受劉邦寵愛,所以呂后當政時,并沒有加害薄姬,反而將她送到了代地享福。

而薄昭就這麼跟著自己的姐姐前往代地。這個時候的薄昭是一個天真爛漫的人,至少是沒有什麼野心和權力欲望的,他只想著過自己安穩的小日子。

畢竟看看戚夫人他們一家的下場,還是活下來的小日子最重要。因此這個時候的薄昭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低調到歷史上沒有他的塵埃。

一、薄昭是漢文帝登基的重要推手。

早年薄姬是魏王豹的小妾,由于長得比較漂亮,而且又有相士曾經表示,薄姬將來要生下天子,所以薄姬備受魏王豹寵愛。

可惜寵愛了很多年,薄姬就是沒給魏王豹生下個兒子來。這或許就是天意,至于相士估摸著是當年的薄姬為了邀寵請來的。

劉邦在誅滅魏王豹以后,果斷納了薄姬,結果一個晚上就讓薄姬懷上了孩子,此后劉邦再也沒有寵幸過薄姬。

薄姬有了兒子劉恒,也就心甘情愿地過著寡淡的生活。劉邦不怎麼喜歡薄姬,自然也就看不上薄姬的兒子劉恒。因此將劉恒封到了偏遠的代地。

此后薄姬、薄昭和劉恒相依為命,在代地過著小日子。直到有一天,呂后去世,周勃等人發動了誅滅諸呂的政變,最終請劉恒入朝登基。

為啥呢?因為周勃他們考量了一番,覺得只有劉恒的母族是比較淡薄低調的,不會再出現諸呂的麻煩。因此劉恒算是沾了母親和舅舅的光。

劉恒心里沒底啊,因為長安城剛剛經歷了一番ㄕㄚ戮,老呂家的人一個不留,就連漢惠帝的那幾個孩子也都沒保住。這種情況下,你敢輕易去長安嗎?

但是明顯這又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那該咋整呢?這個時候薄昭拍著胸脯表示:外甥,舅舅給你去打探一下消息!

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見絳侯,絳侯等具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還報曰:「信矣,毋可疑者。」---《史記》

就這樣薄昭便只身前往長安查探,周勃拉著薄昭的手,將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薄昭恍然大悟,立刻回去表示: 一點毛病都沒有,外甥你放心大膽地去登基,周勃是我鐵哥們了!

就這樣,劉恒才敢前往長安登基,要不歷史上未必就有漢文帝這一號人物了。所以說薄昭是漢文帝登基的重要推手。因為如果派一般人去的話,劉恒也未必敢相信。

二、薄昭逐漸發現了權力的魅力。

漢文帝登基以后,立刻把自己的舅舅薄昭冊封為軹侯,成為侯爵的薄昭,也沒有讓漢朝大臣們感到緊張,畢竟薄昭他們家的人,是出了名的淡薄,也就是所謂的老實人。

一般來說,老實人是不會害人的,所以周勃等人很放心。說起周勃,可能還是薄昭在仕途上的指路人。

當初薄昭來長安,接待他的就是周勃,兩個人的交往也就由此展開。過去周勃這樣的元勛是看不上薄昭這種小角色的,但是劉恒登基以后,周勃就不得不重視薄昭了。

因此薄昭和周勃的關系變得十分鐵,周勃被貶到封國以后,害怕被人給ㄕㄚ了,于是整天穿著盔甲。這哥們的想法還真的蠻新奇,是荊軻刺秦王看多了麼?

由于周勃當年是帶兵打仗的猛將,現在又整日穿著盔甲,于是便有人告發周勃有謀反的嫌疑。在這種情況下,周勃就被抓入了ㄙˇ牢。

這個時候能救周勃的,只有薄昭了。 于是周勃把自己的部分家產送給了薄昭,希望薄昭在漢文帝身邊多美言幾句。

薄昭終于意識到了權力的重要性,權力不僅可以管著人,而且還能換來如此大的財富。于是薄昭在薄太后和漢文帝跟前各種為周勃說好話,最終救了周勃一命。

勃之益封受賜,盡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為無反事。---《史記》

周勃是得救了,但是從此以后薄昭卻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權力欲望之中。說起來,周勃的確是薄昭在仕途上的引路人,只可惜是條歪路。

三、薄昭的小命,是被權力給耽誤了。

薄昭得到了周勃的指點以后,開始利用手里的權力,為自己牟利。因此在大家看來,薄昭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由于手握重權,又是漢文帝的親舅舅,有薄太后罩著。所以薄昭在朝中幾乎成了說一不二的那個人,大家都要巴結他。

在這種大環境下,任何人都會變得驕縱跋扈起來,所以說這不是薄昭一個人的問題。漢文帝一直包容薄昭,朝中大臣也都只能忍氣吞聲。

一直到薄昭ㄕㄚ掉了朝廷使者的時候,漢文帝和群臣終于忍無可忍了。按照法令來說,薄昭這是ㄙˇ罪。

可是我們要認清一個社會現實,貪七八億的人,只要認錯態度認真,只會被判ㄙˇ緩,可有些人動了十幾萬,卻要被判ㄙˇ刑。人和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薄昭就是前者,漢文帝壓根就不忍心ㄕㄚ了他。但是不ㄕㄚ他又對不起法令,于是漢文帝就派大臣去找薄昭喝酒,順便勸說他為了大局自盡。

薄昭又不傻,他覺得自己是皇帝的親舅舅,太后的親弟弟,咋可能就這麼自盡呢? 于是他ㄙˇ活不肯。無奈之下漢文帝又派大臣去為薄昭哭喪,啥意思?就是公開表示薄昭已經ㄙˇ了。

潛台詞就是,舅舅啊,你就快點自盡吧,你要是再不自盡的話,那外甥可就要動手了啊!薄昭一看,沒戲了,于是就自盡了。

總結:權力得到限制,才是保護擁有權力者的好辦法。

自古以來,皇權一直都會受到相權的限制,為啥非要這樣呢?因為皇帝容易犯錯誤,沒有丞相在旁邊看著,極有可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

可是皇帝總是不甘心被相權掣肘,于是朱元璋就廢掉了宰相制度,結果自己到了晚年各種ㄕㄚ戮,犯下了彌天大罪。

此后雖然沒有名義上的宰相,可內閣充當了這種角色。連皇權都需要有人監督,其他人的權力又豈能無人監督呢?

李世民有魏征看著,才開創了貞觀之治。隋煬帝是把看著自己的人都給滅了,結果造成了隋朝的滅亡。所以說權力受到監督,非常重要。

薄昭的權力,沒有人敢去監督,因此才會讓薄昭越來越猖狂,直到走上了不歸路。這不是薄昭個人的問題,這是漢朝外戚集團的通病。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