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是啊,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更苦。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
你今天對他的「狠心」,只為換得明天他被世界溫柔以待。
吃過讀書的苦,終成為鋪墊成功的路
去年十月,「28歲北大女博士獲聘名校教授」的消息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關注。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宣佈,北大博士李琳于2019年7月開始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
學院將提供90萬年薪,還有220萬的安家費。
此事一出,引起無數人的羡慕與讚歎。
許多人感歎,同為90後,人和人差距怎麼就這麼大。
可是,你看到她風光的今天,卻沒有看到她無數個奮鬥的日日夜夜。
你看到她如今的衣食無憂、名利雙收,卻沒看到她十幾年來,吃盡了讀書的苦。
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
今天你不吃讀書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
讀書的苦總有盡頭,生活的苦,卻是無邊的暗夜,無窮無盡。
曾見過一些家長,在孩子讀書偷懶時一味謾駡責備,或者直接放任不管。
他們自我安慰道,比爾·蓋茨不也沒讀大學,陸步軒讀了北大,還不是要回去賣豬肉。
可是他們不知道,比爾·蓋茨輟學前,考上的是哈佛大學;
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做起了豬肉品牌,如今銷量超過十億。
讀到這裡,你還覺得讀書無用嗎?
或許,讀書無法改變命運,但能改變思維;
讀書不是成功唯一的路,但卻是最容易走的路。
這個世上,有太多的事情付出了不會有收穫。
唯有讀書這件事,一分耕耘,就踏踏實實地會有一分收穫;
這個世上,有太多東西如鏡花水月、轉瞬即逝。
唯有兩種東西永遠不可奪走, 一是藏在心裡的夢想,二是讀進腦子裡的書。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要知道, 那些奮鬥的汗水,終將成為孩子的底氣,累積成他向上攀爬的階梯,支撐著他看到更遠處的風景。
吃過失敗的苦,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輸的時候總比贏的時候多。
有格局的父母,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走向成功,更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曾經,有媒體報導了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因為競選班長失敗而絕食的新聞。
讀到新聞時,不禁為孩子的未來捏了一把冷汗。
人生的道路何其坎坷崎嶇,一次班長落選算得了什麼。
在未來,孩子也許還會經歷高考失利、情場失意,畢業找不到工作,婚姻生活不如意……
他又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樣的失敗,去跨越這樣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