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
在上海,一位小女孩被媽媽扔在了地鐵站。
小女孩一個人嚇得站在原地大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滿臉通紅。
原來,孩子的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但由於小女孩的記性不好,經常是說完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日積月累,這才導致了媽媽的情緒大爆發。
在民警進行調解過程中,這位母親情緒仍舊很激動:「這個孩子我不要了。」
所幸最後,經過民警的調解,母女兩人消除了矛盾。
從視頻裡看得出這位媽媽很生氣,可不計後果的把孩子扔在地鐵裡,塗了一時的情緒發洩。但不知,孩子的內心有多恐懼與無助。
有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
深愛孩子的父母,想盡一切把最好的給孩子。卻不知道,有時候在自己引以為傲的教育裡,不經意間撒給了孩子情緒的毒藥。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那些情緒化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僅會阻礙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更容易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創傷。
01
父母的壞情緒,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性格
記得有一次,我外出早餐店去吃早餐,剛剛坐下。就聽到一位爸爸在大聲的凶孩子:「你到底是要包子還是油條?」
孩子怯生生地低著頭沒有言語。
「你啞巴啊!趕緊的,就要遲到了,說啊!」
孩子看上去不知道選擇什麼。
或許是被當爸的罵懵了,後來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來。
沒有人知道他說了什麼。
這麼一點小事,就拿孩子來開火,明顯是把自己的情緒往孩子身上傾瀉,看著孩子小小的背影,不禁感到心疼。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大人們這麼苛責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你笨到家了,那些分數都不知怎麼考來的!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長期被這樣責駡的孩子,是會缺少自信的。
而在孩子的心裡,情緒不定的父母,就像一個大魔鬼,叫人不由自主的害怕。
電影《狗十三》裡有一句臺詞說:「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這句話的背後,你怎麼知道她是沉默、恐懼、還是無可奈何呢?
著名的導演姜文曾在做客《十三邀》的時候也表達過,小時候經常因為媽媽不高興,而變得很沒自信。
教育家袁銘陽曾說過:「父母的情緒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