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叫破了嗓子,孩子還是無動於衷?養女兒還好,養兒子就真的是考驗。
有一天晚上,兒子在沙發上坐著,看書或者玩自己的玩具。
而時間已經不早,媽媽就得提醒他去洗澡,然後準備睡覺。
「快去洗澡啦!」第一次叫他。
他沒動。(我肯定他是沒聽到,具體原因在後面分析)
媽媽也沒有停下來,還是在屋子裡轉著,做自己的事。
等了一圈回來。
「快去!怎麼還沒去啊!」
他還是不動。(也許聽到了,但不想停下來)
「快去,你看看時間,不早了!明天要上學!」
第三次催促,他開始有了反應。
但在那磨磨蹭蹭的。
所以,常常聽到媽媽的抱怨:
「怎麼越來越磨磨蹭蹭,做什麼事都要這樣催他。」
有一次,當她在廚房門口叫沙發上的 兒子去洗手時。
我說:「你去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看著他的眼睛跟他說。」
效果立馬好了很多,省略了繼續催促的次數。
當媽媽在那面對面提醒他時,他聽進去了,再堅持了一下,他很快做出了行動。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在跟一個沉迷在自己世界裡的男孩說話時,其實相當於跟一堵牆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