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且自信的。比如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可以大方的介紹自己,在街上偶遇老師同學也能大方的去打招呼,上臺表演也不怯場。可是有的孩子就是膽小,尤其是在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低著頭躲著,特別不願意,真是愁壞了老母親,為啥孩子這麼膽小呢?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
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
「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局促。」
「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
「整天像個小跟屁蟲似的跟在身後,趕也趕不走。」
「別的小朋友都落落大方,就他一見生人就躲......」
誠然,這些就是家長口中膽小內向孩子的種種表現,好像相比熊娃,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成為一個「慫孩子」。
但你們知道麼?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
01
懂得放手,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以至於家長幾乎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根本沒有成長的空間。
他第一次萌生探索大自然的念頭時,你以危險、不乾淨為理由勸阻了;
當他想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怕打擊孩子自信心,然後幫他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就一直得不到成長,依附在父母的羽翼和光環之下。
想起小陶虹曾在節目中說過,女兒玩積木的一個事。
女兒小的時候,她發現孩子不太敢玩積木,一開始,她以為積木尺寸不對,然後換了大號積木。
心裡想著,這下應該能玩了吧,但孩子還是不願玩。
後來她才明白,是自己和徐崢都搭得太好了,讓女兒有一種挫敗感。
後面小陶虹特意搭歪,讓積木全倒了,那一刻,女兒眼睛裡閃爍出一種叫驚喜的亮光。
接連看到父母搭積木失敗後,女兒的積木都搭得特別好。
由此可見,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無所不能也不是個好事,適當示弱,才能激發孩子更大的挑戰欲。
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去嘗試、去試錯,讓他們積攢更大的能量,迎接更大的人生舞臺!
02
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定性
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
當孩子見到親戚或鄰居時,總刻意讓娃叫人,一旦不叫,就開始怒其不爭:
「你這娃膽子也太小了吧,叫個人還能吃了你咋地」。
殊不知你的每一次刻意,都會讓孩子的信心縮減一點。
久而久之,孩子在內心也會將自己定性為膽小的人。
晨媽之前也總說蛋蛋內向膽小,因為每次讓他自己去接觸一些人和事之時,他就會畏畏縮縮,非拉著我陪他。
看得多了,我心裡愈發煩躁,就會很強硬地教育蛋蛋「男孩子要勇敢一點」「膽小的孩子不受歡迎」......
有一次說得重了,蛋蛋委屈地哭了,沖我嚷嚷「我就是膽小,反正你一直說我膽子小沒出息~」
那一刻,我才明白是自己操之過急了,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語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了。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成長的節奏,我們一再加速,只會適得其反。
重點是內向不等於膽小,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讓他們慢慢來,我們只需要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