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給多少錢就花多少,很少會主動跟家長伸手要錢。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開始有了金錢觀,家長給的錢變得不夠用,孩子開始跟家長伸手要錢了。
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羡慕我一個大學室友,她跟媽媽的關係特別好,她倆相處起來不像母女,反倒更像是朋友,這樣的關係自然會令人羡慕。記得剛大一剛入學的時候,互相還不熟悉,每次她跟媽媽打電話,氣氛輕鬆而幽默,以為是她在跟朋友通話,後來才知道,原來電話那頭是她的母親。
記得有一次,她在寢室裡一邊敷著面膜,一邊跟媽媽打著電話,手機開著免提。她跟媽媽撒嬌:「媽媽,我沒錢了。」她的媽媽先是一笑,然後回答:「你可真是會花媽媽的錢,你這個月已經要了1000了哦」
「這個月不一樣嘛!還不是因為好朋友過生日要買禮物,不小心多花了點」
「那這個是肯定要花的,不過下次要悠著點兒,媽媽就不多嘴了。」
掛了電話,母親給她轉的錢也到賬了。
這個室友平時成績一直排在班級前茅,跟老師的關係處得也不錯,畢業了還保了研。穿著時髦,絲毫沒有傳統「學霸」的氣息。而另一個舍友,每次跟媽媽打電話就成了鮮明的對比,掛了電話垂頭喪氣,平時也比較自卑,也只有在寢室裡話才多一些。
不要一口回絕
當孩子開口問要錢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直接拒絕,特別是當孩子問要的數額超出預期的時候,甚至還會直接開口暴懟孩子,最後一分零花錢都不給。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打擊是十分大的,可能下一次再怎麼沒錢用,寧可去借錢,都不再開口問家長。
這樣的方式會讓親子關係疏離,孩子今後遇到什麼困難也不會向家人求助。如今有很多大學生網貸,欠下巨額,其實也與家長教育方式有關,孩子寧可借錢,也不向父母開口要。
保護孩子自尊心
有的家長很喜歡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副「很有威嚴」的樣子,喜歡當眾甩臉給孩子看,其實這會令孩子很尷尬。除此之後,孩子也容易自卑。儘管孩子的要求可能會有點過分,但是拒絕孩子的方式並不是只有這一種,通過事後溝通的方式不更好嗎?
其實,家長可以詢問孩子錢用在哪些地方,跟孩子分析其中的利弊,讓瞭解家庭情況,家長的做法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格局,家長也應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