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最近,重溫了徐靜蕾導演的處女作電影《我和爸爸》,對其中一個情節印象深刻。
爸爸因為違法經營酒吧,被判入獄三年。
在爸爸缺席的那三年裡,女兒做了很多失敗的選擇:
找了一個軟飯男,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遠赴外地只為嫁人......
等到爸爸出獄,女兒已經決定要遠嫁。
爸爸一遍一遍地提醒她,勸她放棄:
「別以為苦出身就樸實、長得擰巴就不花了。我跟你說這跟人品沒關係。」
可女兒倔得很,硬是不肯。
見無力阻止,這位爸爸說了一句感人的話:
「在沒轍的時候,想著你還有一個爸爸,我會為你做任何事兒。」
果不其然,沒過幾年,女兒的婚姻失敗了,大著肚子被丈夫無情拋棄。
不過,她沒有逃避,也沒有絕望,而是勇敢地選擇了回家。
只因為她離開前,深深記著爸爸說的那一句話。
如女兒所料,看到自己這副落魄模樣,爸爸不僅沒有責怪、沒有失望,反而歡天喜地地慶祝撿了一個孫女。
滿滿的父愛讓女兒很快便從感情的泥沼裡爬起來,重新找到了自我。
難以想像,如果沒有爸爸無條件的支持,這個女孩懷著孕就被拋棄的那一刻該多痛苦。
心理學家斯賓塞曾指出: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一個女孩想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父親的力量不容小覷。
家有女孩,爸爸一定要給女兒只有爸爸才能給的力量和勇氣。
這四件事,必須爸爸親自來做。
1.陪女兒運動
在很多父母的刻板印象裡,似乎男孩天生就比女孩愛好運動。
但事實卻不儘然。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柳葉刀》裡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運動不足的人群中,男性人數遠遠高於女性。
其實,女孩只是和男孩喜歡的運動項目不同。
大多男孩嚮往刺激、激情的力量型運動,而女孩們更喜歡一些輕快、靈活的體育運動,比如跳舞、體操、打羽毛球等等。
讓爸爸陪著女兒運動,能起到補充的效果。
爸爸的力量感會給女兒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讓女兒在運動中更勇敢,更懂得堅持。
很多人知道,田亮就經常帶著女兒森碟運動。
女兒森碟在場上不斷地運球練體能,田亮在一旁監督、鼓勵,戲稱:
「要當女兒的第一個球迷。」
他還穿上親子球服,和女兒一起踢球,看看父女兩人誰的球技了得。
在家裡,田亮也會和女兒做一些室內運動。讓女兒坐在瑜伽球上,和他互相傳球,時光一下子快樂地溜走了。
不止是田亮,國民男神吳彥祖也喜歡陪著女兒一起跑步。
爸爸跑得汗如雨下,女兒在一旁握著跑步機,努力跟著老爸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