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的難堪局面,尤其是在節假日親朋好友聚會時,「別人家孩子」能歌善舞,落落大方,自己家的寶貝卻扭扭捏捏,差強人意,對比之下,如果處理不當,表面傷的是父母的顏面,更深層的是孩子的尊嚴和自信。
週末,豆豆媽帶著四歲的兒子,參加了一場熱烈的聚會,為了迎接從美國回來的閨蜜。因為閨蜜帶著女兒安娜,所以豆豆媽還有其他兩位同學都帶了各自的孩子參加,她們四個人大學在同一間屋裡住了四年,見面別提多親熱了,孩子們也都差不多大,幾乎都在上幼稚園。
吃完飯,安娜就提議,她和其他三個小夥伴給媽媽們來一場才藝表演。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小姑娘就大大方方走到屋子中央,大聲唱了一首《冰雪奇緣》的英文版主題歌,唱罷還給大家鞠躬致意,好像經過專業訓練一樣。
安娜還沒唱完,其他兩個孩子都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跟自己的媽媽交頭接耳地商量,只有豆豆緊緊挨著媽媽,一言不發。
一會兒,其他兩個節目也快演完了。豆豆媽悄悄問兒子:「豆豆,別的小朋友節目都快演完了,你唱首歌好嗎?」
豆豆搖搖頭。
「那背首詩?昨天媽媽剛教你的《登鸛雀樓》,好不好?」
「媽媽,我不想演節目!」
這個時候安娜跑了過來,一邊喊著「豆豆,豆豆,該你了!」一邊把豆豆推到屋子中央。
這時,屋裡的觀眾們全部都在大聲鼓掌。
豆豆站在屋子中央,沉默了有足足兩分鐘,連鼓掌聲都從熱烈變得稀稀落落,最後停下來。
豆豆的臉,連同脖子,憋得越來越紅,抬頭看著媽媽,嘴巴緊緊抿著。
「豆豆,你就給大家來個節目唄,別的小朋友都演完了。」
媽媽的話還沒說完,豆豆就「哇」地哭了……
「哎呀,這有什麼好哭的?」
媽媽一把將豆豆拽回來。
」沒關係,豆豆是不是累了?」坐在一邊的安娜媽,摟了摟豆豆的肩膀。
……
類似的事情,不止發生一次兩次了,尤其是這種有很多人的場合,豆豆媽覺得太尷尬了。
別的孩子又唱又跳,豆豆呢,就會緊緊拽著她的衣服,頭低著不說話。
豆豆媽覺得很納悶,自己在單位談不上長袖善舞,也絕不屬於膽小怕事的。
兒子這麼靦腆內向,以後可怎麼辦呢?
遇到了這樣尷尬的局面,爸爸媽媽該怎麼處理?
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豆豆媽的難堪局面,尤其是在節假日,和親朋好友聚會時,「別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落落大方,自己家的寶貝卻扭扭捏捏,差強人意,對比之下,如果處理不當,表面傷的是父母的顏面,更深層的是孩子的尊嚴和自信。
剛開始豆豆媽的商量口吻,是一個尊重孩子意願的表達。在豆豆表現出不願意之後,需要拿出些耐心,瞭解原因。
如果豆豆是因為害怕而猶豫,豆豆媽可以邀請豆豆一起表演節目,給孩子壯膽,並給孩子做做示范,讓他明白不過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媽媽也很享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自己都羞於展現,卻把這種期望和壓力傳遞給孩子,很不公平。
記得在合作表演之後,真誠地鼓勵寶寶,比如說:「豆豆,你今天表演的節目大家都很喜歡!」「豆豆,你的聲音很好聽!」……
如果豆豆執意不表演,媽媽可以跟大家解釋:「今天這麼多觀眾,豆豆有點害羞了,我們下次準備充分了再表演。」這樣,既尊重了孩子的意願,其他人也不會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