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瞭解一下1-3歲孩子的情緒發展特點,以及情商培養的技巧。
在很多家長眼裡, 1-3歲的孩子是最磨人的。他們黏人,愛唱反調,想發脾氣就發脾氣,非常難管教。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兩歲孩子形容成「 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把2-3歲這個階段稱為是 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儘管這個階段對我們做父母的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但你知道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黏人、叛逆、愛發脾氣的表現,都是 正常並且健康的。同時, 1-3歲也是孩子成長以及情商培養的一個關鍵期,需要父母好好引導 。
就像心理學家 蘿拉博士說的那樣:「學步期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階段,對父母和孩子都一樣。如果我們能夠 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情緒,他就會擁有扎實的基礎, 一生擁有非凡情商。」
但反之,假如我們用錯誤的方式管教孩子,懲罰甚至打罵他,那麼孩子不僅會錯過這個情商培養的關鍵期,還可能 對自己形成很消極的定位,變得自卑、叛逆,容易有暴力行為。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1-3歲的孩子有哪些 典型的特點,孩子 發脾氣、黏人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冷靜應對,有哪些培養孩子情商的小技巧。
01 孩子的這些「任性」表現,原來都是正常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1-3歲孩子最典型的三個表現: 愛發脾氣、粘人、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既是大人眼中的「問題行為」,同時也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健康表現。
❶ 愛發脾氣
寶寶剛出生時就像天使一樣,可為什麼到了一兩歲的時候,就開始頻頻發脾氣呢?這其實和孩子的能力發展有關。
首先,孩子學會走路後,行動能力大大增加,這使得他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探索環境,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無法分辨危險, 常常會做出危險的舉動,所以他們會不斷受到大人的限制。
曾有研究發現, 學步期兒童平均每9分鐘就要聽到一次「不」或者類似的否定詞彙。當孩子的探索行為不斷被阻止時,憤怒、受挫的情緒就會以發脾氣的形式爆發出來。
其次,伴隨著額葉和大腦邊緣系統的發育,孩子的 自我意識開始出現。為了爭取獨立和自主,他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隨著和父母的衝突變多,孩子發脾氣的次數也會增加。
第三,這個階段的孩子 開始體驗更多種、更複雜的情緒。除了嬰兒時期的喜、怒、哀、懼外,他們還會逐漸體驗到 沮喪、尷尬、內疚、羞恥、驕傲等複雜情緒。
當強烈情緒出現時,由於大腦前額葉皮層還遠遠沒有發育成熟,孩子 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很弱,加上語言能力也還在發展中,
孩子無法應對、調節情緒,就只能用發脾氣這種原始的方式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