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前一秒興高采烈,風平浪靜,下一秒暴風驟雨,天崩地裂。
都說帶娃就是不斷升級打怪的過程,而孩子發脾氣,則是育兒路上最令人棘手的一個大怪。
蒙台梭利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但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看來孩子生氣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事關孩子一生的幸福。

孩子發脾氣,不能讓他忍。
有一種爸媽叫「制止型爸媽」,他們容忍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一旦發脾氣,他們會立刻採取行動制止這種行為。
帶葫蘆娃在肯德基玩滑滑梯時,一個小男孩也玩,可他爸媽不同意。小男孩就開始發脾氣,哭鬧著往滑梯跑去。
這時爸爸二話沒話,抱起來打了一頓,還一說:「還鬧不,說你不能玩就不能玩,以為你哭鬧就行啊,再鬧還打。」小男孩停止了發脾氣,站在那委屈得抽噎著,很快就隨爸媽離開了。
講真,為這個小男孩可憐,也為這對父母擔心。如果孩子不能自由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結果不是壓抑自己,就是會以這種暴力的方式宣洩。
有次葫蘆娃和一個小姐姐玩遊戲,兩人發生爭執,葫蘆娃沒搶到就生氣的哭起來。
這時小姐姐走過去,一邊用手抓著葫蘆娃搖著,一邊說:「還哭,還哭,煩不煩,再哭我就打你。」
你會發現她一旦生氣的時候,她父母就是以這種方式對待她,自然而然她也接受不了別人的情緒,甚至會以她學會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就像孩子鬧情緒發脾氣一樣,父母也總是不讓孩子表達,非得想辦法制止才行。
父母的不在意,只會讓孩子更情緒化。
去上游泳課時,就遇到一個父母帶著孩子去游泳。孩子恐懼著說:「我不想遊,我不敢下水。」
但他的爸媽卻說:「怕什麼怕,再說你都全副武裝了,一點都不用怕。」
當然孩子還是很糾結,不敢下去。這時只聽撲通一聲,孩子被他爸一腳踹下去了。還說著,「看,根本就不害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