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內容基本都是一條原則: 「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中國式家庭中,太多這樣的例子,每天自己忙東忙西,還要照顧不聽話的孩子,講道理不聽、打罵不管用,孩子還沒明白自己 挨打緣由,父母卻已經 累癱,其實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教育方法出現了 問題。
為什麼養一個孩子就「累癱」父母了?
有人的養孩子像 玩一樣,輕鬆帶娃,孩子也 聽話乖巧,有的家長就差 24小時圍繞著孩子,可孩子卻像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根本 控制不住,這是為什麼呢?
對孩子過分關注很多家長都是從孩子早上起床那一刻開始,這一天父母就已經不是過自己的生活了,孩子 洗漱要說、穿衣服也要 嘮叨1、2句,甚至孩子準備自己的學習用品,作為家長也是 不放心的要看上幾眼。
對孩子過分關注就會造成一種 叛逆心理,時間久了不僅孩子 煩,自己也一副 累癱的模樣。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 心理狀態,也因此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從未聽過孩子 喜歡什麼。
本應該是孩子 放鬆休閒娛樂的時間,卻用來上各種補課班,這樣做不僅 累壞了孩子,也 累壞了自己。
還記得小的時候最長聽父母講的一句話就是: 「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多懂事,考試也滿分」。
這樣類似的話無疑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 壓力,很多孩子之間存在的 差距,事實上都是父母 攀比之心造成,而這也只會讓孩子越來越 自卑。
經常聽朋友提起,為了孩子他們做了什麼什麼,其實 「為了孩子」這一點,本身就存在 很大誤區。
比如說,可以為了孩子 買書,這沒錯,但是為了孩子 看書,就有些不對,因為本質意義上存有不同,為了孩子看書,書的內容其實 不適合自己。
然而,在國內很多家長都是這樣一種教育方式,有了孩子便 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不再 社交、不再 愛美、不再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於 喪偶式育兒這個名詞,很多人都不太理解,與此同時,卻有很多家庭在 身體力行的做著這件事。
日常生活中,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只有夫妻雙方其中一人,要麼是 爸爸、要麼是 媽媽,而另一個人好像 隱形一樣,工作等原因造成了孩子只有一個人帶,也導致孩子對自己親生父母存有 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