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的,最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得的就是安全感。幼年時缺乏安全感,會導致孩子形成對他人不信任、冷漠、敏感、悲觀等性格,影響一生的感知幸福感的能力。
在寶寶三歲前,家長要做的就是儘量去呵護孩子,給他充足的安全感,如果你沒有做到,那麼孩子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出現以下表現。
一、習慣啃手指頭
一歲半之前,寶寶喜歡吮吸手指頭是正常的探索世界的過程,若在一歲半之後他仍有這一習慣,拋開缺鋅的因素,那麼極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了。因為啃手指甲這個動作能夠緩解人的緊張,使心情放鬆。當孩子過了口欲期仍習慣啃手指,家長就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發育了。
二、喜歡抱著被子一角或蜷縮著睡覺
寶寶睡覺時輾轉反側,睡不踏實,手裡一定要抱著被子毛絨玩具才能睡著,或是喜歡蜷縮著睡覺。因為抱著東西能讓他感到踏實,蜷縮著睡覺是胎兒的姿勢,也是人自我保護的姿勢,能讓孩子感到安全感。
三、不自信
缺乏安全感的一個直接表現就是不自信,在生人面前極度緊張,不敢去嘗試,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傷害。家長在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要多鼓勵和表揚他,幫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 情緒化
孩子表現情緒化,一旦和小夥伴有了衝突,拳腳相向;有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反應較為強烈,立刻就不開心、哭鬧,抗挫折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