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朋友向我訴苦:
「孩子太黏我了,一分鐘都不能離開,什麼事都幹不了,真的太煩人了。」
朋友3歲的兒子,這段時間朋友走到哪裡,孩子都要跟到哪,一分鐘都不能離開他的視線。
重點是連上廁所都不行,自己在廁所,孩子就趴在廁所門上,不停地敲門。
無獨有偶,不僅是朋友,其實「二姐」張歆藝曾經也吐槽過被孩子黏的事。
她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張照片,照片中孩子黏在她的身上,她說道:
「這個傢夥,最近變得特別黏人,任何時候都喜歡黏在我身上。
哄睡之後放到身邊硬要爬過來呀抱著睡,抱著睡熟了,放到旁邊又擠過來,來回反復好幾次了,老母親又嫌棄又得意的樣子。」
其實,很多孩子在小時候,總喜歡黏著父母。
不是要父母抱,就是要父母陪玩,總之只要父母在,就要圍著自己轉。
可是,我們很多父母由於白天工作很忙,壓力很大,回到家之後就想好好休息。
於是面對孩子的黏,不是說自己忙,就是沒時間,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慢慢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在乎自己,最終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兒童心理學家說:
孩子在0-6歲是建立與父母感情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的孩子黏人。
什麼事都愛跟父母分享,沒事就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可很多家長不與孩子互動,並嫌棄孩子煩人,親子關係完全沒有建立起來,錯失了與孩子做朋友的最佳時間。
如果小時候沒有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長大了更不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小時候孩子很黏父母,長大後卻和父母疏遠的原因。
02
《育兒大師》中曾有這樣的一個孩子,非常的黏媽媽。
每次幹什麼都要媽媽陪著,重要的是媽媽不能離開他。
比如喝的牛奶必須要媽媽拿,睡覺只和媽媽睡,重要的是上廁所都要和媽媽一起。
只要媽媽上廁所關門,他就不行了,一個人趴在廁所門上,邊哭邊敲門,就怕媽媽離開。
媽媽為此感到痛苦不已,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做,甚至有一段時間連班都不能上,每次出門只能偷偷走。
孩子非常黏父母,時刻都想要父母陪伴,但其實這是因為孩子需要大人關注他的需求。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
「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只是大人的陪伴,大人的關注而已。
那些從小非常黏人的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得到大人的陪伴和關注,所以他們才會黏著父母,想要那種被關注的感覺。」
一旦孩子擁有了這樣的感覺,那麼孩子在父母身上,就會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從而更有安全。
可若孩子始終得不到,那他們從小就會在內心深處和父母疏遠,慢慢長大後,就會和父母疏遠。
很多父母,總會忽略孩子的內心需求,覺得孩子黏人是麻煩。
於是有些父母會偷偷地離開,有些父母會責駡黏人的孩子,不願花太多時間去關注他們。
也許這樣孩子慢慢就不會黏人了,但同時也意味著,孩子開始和我們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