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講過一個閨蜜的事情,他家寶寶來之不易,挺不容易生下的小寶。所以公公婆婆就像對待眼珠子一樣的,一點都捨不得孩子受苦。
有一天閨蜜推著寶寶出去玩,回去之後孩子就感冒了。公婆婆特別不高興,埋怨閨蜜亂帶孩子出去玩,一直說:現在外邊病菌那麼多孩子又這麼小,總是帶孩子出去玩,看一不小心又沾染病菌了吧。
閨蜜家的寶寶已經大概7個多月了,閨蜜說這是寶寶第1次生病,她只是想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因為長時間不曬太陽,怕寶寶缺鈣。誰知道真感冒了,自己又心疼又懊惱。
實際上寶寶在6個月以後,來自媽媽體內的抗體銳減,在6個月之後是容易生病,我勸了閨蜜,不必太為這事自責。
❥ 寶寶要準備開始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了。
寶寶6個月之前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相當於大人的抗體,自然身體也很好,就像有了保護傘。但是6個月之後,來自母親體內的抗體銳減,而自身體內的免疫力還沒有建立起來,這種交接期自然是容易生病。
不過,孩子也是在不斷的生病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自己抵禦外界的免疫系統。
❥ 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要添加輔食了。
添加輔食的寶寶要開始嘗試吃五穀雜糧,人吃五穀雜糧是很容易生病的,而且有可能會積食,消化不良等,也會造成腸胃不舒服。
❥ 6個月寶寶開始探索外界
民間有諺語叫三翻六坐八爬爬。三個月開始翻身,6個月能坐起來8個月可以到處爬。寶寶6個月開始能做起來,已經開始有探索世界的欲望了,在8個月時候能到處爬更是身邊有什麼就會抓起什麼往嘴裡塞。
這樣就增加了接觸外界病菌的機會。
不過媽媽可以有這樣的想法:
孩子生病也是在增強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過程。以前老人還會有那句老話,叫:孩子發一次燒就會長一次個兒。不要因為孩子生病就驚慌失措。
我家豬隊友,在孩子小時候總是對生病怕的要命,每次生病了都會覺得是我沒給孩子穿好,凍到了。事實上,孩子生病還是有很多原因和症狀的。
1.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6個月開始,雖然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是母乳還是要堅持,畢竟母乳的營養含量是最高的,最好的也是最天然的。還是要堅持科學,有規律的給寶寶每天餵養母乳。
2.添加輔食時要有規律
添加輔食要學會原則,從少到多,從一樣到兩樣,千萬不可過早過快。
添加一樣寶寶沒吃過的新輔食之前要想給寶寶一點點,讓他腸胃慢慢適應,同時那些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像蛋黃等都不可一下子添加。
3.每天定時曬太陽,保證戶外活動
陽光是大自然最好的贈與,每次可以在上午十點前,午後4點左右帶寶寶曬曬太陽,這個時間是指在夏季,春季和秋季冬季可以隨著太陽的強弱更換時間。
而且寶寶的鼻粘膜適應外界後,也能減少外界病菌的侵襲。
4.小一點的寶寶,每日全身撫觸外加臉部保健操
在給寶寶洗澡後,可以進行全身撫觸,通過對嬰兒皮膚有序,有技巧的撫摸,刺激皮膚神經系統,嬰兒會表示很舒服。
在每天撫觸的最後環節,可以給嬰兒進行臉部操,開天門,推坎府,做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緒,看寶寶有沒有不喜歡,不耐煩。
我那時主要是眉心為中心點,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向兩邊推;
延伸到下邊就是以鼻子為中心點,向外慢慢推,這樣每次就是全身做完再來一遍臉部保健操。
有利於寶寶提神醒腦。
5.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捏脊
現代媽媽們對捏脊已經有了普遍的認識,捏脊是一項雙向調節的按摩手法,孩子可以從小捏到大。正確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配合,輕輕撚起孩子背部的一塊皮膚,輕輕揪起再放下,類似擀皮一樣。
這個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給孩子做保健的一種方式。
6.不要過度餵養
最後就是不要過度餵養,中國寶寶都喜歡以胖為美,特別是老人帶的娃,越胖越是有成就感。
同時還有不要過度餵養,不要給寶寶一下子吃太多,形成積食,以及按時接種疫苗,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護寶寶的措施。
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媽媽的精心呵護,願每個寶寶都健康!